[打印本页][打印选项]
16, 17-二羟基紫蒽酮 生产工艺 第二部分

4.  联苯绕蒽酮 J [116-903] 生产工艺.1937610. 译自 PB. 70057. 8393-8405.  (异丁醇 / )

理论投得量:  200 (100%)  à  199.2             100 (100%)  à  99.6

实际投得量:  200 (100%)  à  164 (100%)        100 (100%)  à  82 (100%)     收率: 82.3%

生产周期及日产量:  24小时.  日产量约200 公斤 (82%). 164公斤 (100%)

生产设备:  !

生产工艺 (操作步骤):

通过流量计, 3立方米碱熔锅内打入385公斤 = 480立升纯异丁醇, 由加料器加入500公斤 (88-90%) 粉碎好的苛性钾和 60公斤无水醋酸钠, 此时以10 / 分速度搅拌, 汽门完全打开, 加热到内温140 –1450C(约需2小时), 将蒸镏管线与回流冷凝器相接, 加热开始后可慢慢提高搅拌转速, 关键是马达电流不要大于7安培, 140 –1450C搅拌一小时, 此时异丁醇有蒸出, 而不回流.

用冷却水, 将物料冷到900C (约需2小时), 大部分苛性钾结皮析出在锅壁上, 用蒸汽加热, 使其重新熔化, 趁锅壁的热, 用长铲将其全部铲除, 内温开始升高, 停止加热, 1000C, 于一小时内, 通过篩网 (1) 人工加入200 公斤经升华粉碎好的苯绕蒽酮, 加料时物料已很粘, 加入100公斤苯绕蒽酮后, 电流可达8安培, 不停马达, 用降低搅拌转速的办法使电流维持在7安培, 在继续加苯绕蒽酮的过程中, 搅拌只能维持在15 – 20 /, 因反应放热, 加完时, 内温可达1120C, 在此温度下再搅拌一小时 (取样), 不用等取样结果, 往下进行处理, 经流量计在5分钟内向粘稠的反应物内打入100公斤 = 120立升纯异丁醇, 加完, 温度自行降到105 –1100C, 物料变稀, 全速开动搅拌, 用冷水将物料冷到900C (约需2小时), 当冷到950C, 物料又开始变稠, 需再降低搅拌转速, 于一小时内, 由计量槽加入1000立升饮用水, 同时夹套通冷水, 物料立即变稀, 再全速搅拌, 加完冷水, 温度降到400C, 进一步冷却到25 –300C(约需2小时), 再搅拌半小时, 静止, 物料分为二层, 下层为30%左右的苛性钾水溶液, 呈红色, 上层为联苯绕蒽酮和联苯绕蒽酮隐色体在异丁醇中的混合液. 下层不含异丁醇, 分层除去, 为此, 将出口管线与计量槽接通, 开阀, 1000立升碱液流入计量槽中, 留在锅内的绿色物料层, 在一小时内加入400立升分离水或饮用水, 同时在计量槽中, 600立升分离水或饮用水与80公斤漂白液 (12%)配混, 也在一小时内将其加到锅内, 搅拌半小时, 将蒸镏管线与冷凝器, 分离器接通, 加热至沸 (约需一小时), 蒸出异丁醇, 水恒沸混合液 (内温90 –920C), 再由计量槽加入与蒸出量相等的分离水 (约需3小时).

将分离液 (蒸出液) 分层, 上层为含有83%的异丁醇层, 放入含水醇的贮槽, 下层为含5%异丁醇的水层, 可再回到锅内.

当大部分异丁醇蒸出后, 温度约到980C, 有冲料危险, 因此, 必须随时观察锅上蒸镏管线中的视镜, 发现有物料泳上视镜, 应立即搅拌片刻, 消除冲料. 当内温到101 –1020C, 蒸镏完毕, 在此温度下搅拌约半小时, 不用加分离水, 此时冷凝器下面的视镜应无异丁醇出现, 将经蒸镏后的浅绿色物料 (1500立升)压到予先加有2000立升热水的22000立升稀释锅内, 用热水洗锅, 最后用热水稀释到8000立升, 用直接蒸汽加热到90 –950C(约需2小时), 在此温度下搅拌一小时, 压料到铁压滤机中过滤, 热水洗涤滤饼, 湿滤饼于耙式干燥器中减压干燥, 出料前夹套通冷水, 干燥器内通氮气.

得量: 200公斤升华苯绕蒽酮, 200公斤联苯绕蒽酮 J (82%0 =164公斤联苯绕蒽酮 J (100%)

收率: 82.3%.

操作要点及不正常原因:

从操作难点到投料要点, 14: !

生产控制; !

原料控制: !

成品控制: !.


5.  联苯绕蒽酮 J  [116-90-5]. 生产工艺.     FIAT 1313. II. 81-5.

英文, 摘译自PB. 报告.  !.


6.        二羟基紫蒽酮.  [128-59-6] 生产工艺.  1931528.   译自PB. 25624. 1021 - 30

3.2立方米铸铁锅内, 加入400公斤96%硫酸, 于室温加入150公斤联苯绕蒽酮, 100%, 此时自行

升温到30 –350C, 在冷冻盐水冷却下, 迅速加入500公斤, 温度不宜超过30 –400C(取样 1), 加完冷却到15 –200C, 在同时冷却下, 2小时内加入220公斤天然二氧化锰, 温度勿超过300C, 加完二氧化锰, 20 –250C, 保温反应4小时以上 (取样 2), 反应完毕, 用二台8平方米的吸滤器过滤, 压紧, 抽干, 1300公斤硫酸 (600波美) 分两次洗涤 (取样 3), 滤饼在20立方米的衬砖锅内, 15立方米热水和950公斤左右的亚硫酸氢钠溶液, 用直接蒸汽加热煮沸2小时, 到不再有亚硫酸氢钠为止 (取样 4), 用木压滤机 (1400 x 1400, 36) 压滤, 用热水洗到无酸性 (取样 5), 滤饼于1300C减压干燥 (取样 67).

得量: 165公斤二羟基紫蒽酮 (95%) =157公斤(100%).   收率: 98%.

生产要点:

加二氧化锰, 温度不能超过300C. 氧化滤饼一定要用600波美硫酸彻底洗涤, 以除去杂质.

要将过氧化的醌体还原, 必须使用足够量的水和亚硫酸氢钠煮沸处理.

过滤以及洗涤时的滤饼, 勿用压缩空气吹, 以免产生醌体, 滤饼干燥时, 必须避免与空气接触.

不正常原因:

酸度太高. 反应时间不够 (加完二氧化锰, 至少反应4小时), 会使收率降低.

滤饼洗涤不彻底, 会使质量下降, 洗涤后的滤饼必须用足够量的水和亚硫酸氢钠煮沸处理, 否则锰不能以硫酸锰的形式除去.

滤饼用空气吹或干燥时接触空气, 都会产生醌体紫蒽酮.

生产控制分析:

取样 1. 联苯绕蒽酮溶解终点. 加水到630波美 (84%硫酸), 取样于瓷皿内或者在显微镜下观察, 应完全溶解, 个别絮状沉淀, 可勿略不计.

取样 2. 氧化终点. 反应四小时后, 由氧化物料取样.

2.1: 于显微镜下观察, 应为长形斜断面深色结晶, 其间夹有无色硫酸锰结晶 (为六角形片状) 和深色小块 (未反应的二氧化锰), 母液应不再有红色和不透光性, 而呈蓝紫色, 透光.

2.2: 取小样 (1/10 g), 30毫升稀亚硫酸氢钠液中, 煮沸数分钟, 过滤, 用热水洗涤, 滤渣于陶瓷器中干燥, 取样溶于浓硫酸, 于标准溶液比较, 必须为蓝紫色, 红色表明有未反应的联苯绕蒽酮.

如亚硫酸氢钠还原不够, 溶液呈棕红色, 可加少量结晶氢醌, 使醌体迅速还原.

取样 3. 酸化终点: 经过滤, 洗涤, 最后的洗涤滤液应呈红棕色, 加水有少量沉淀析出, 吸滤应无残留结晶. (青铜色).

取样 4. 亚硫酸氢钠煮沸终点 (还原终点): 测定应不再有亚硫酸气味 (于浓硫酸中显色, 看是否还有醌体).

取样 5. 滤饼洗涤终点:

5.1: 显微镜下应为均一的长形深蓝绿色斜断面结晶, 具有青铜光泽.

5.2: 滤饼于瓷干燥器中干燥, 测定锰含量.

5.2.1: 用碳酸钠 硝酸钾熔融, 应仅显微绿色.

5.2.2: 0.2二羟基紫蒽酮, 1毫升浓硫酸 (98%)溶解, 于水浴上加热2 – 3分钟, 再用10毫升水稀释, 煮沸, 过滤. 将浅黄色滤液, 用少量浓苛性钠中和成碱性, 然后用0.5毫升双氧水 (3%)处理, 当有锰存在时, 析出棕色沉淀, 沉淀量应很少 (少数絮状物).

取样 6: 取减压干燥后的滤饼10, 按一般方法甲基化, 然后与还原艳绿FFB标准打样比较.

        收量: 应为 9 –9.2.

取样 7: 纯度测定: 测干品灰分含量, 再由100%纯品甲基化收量之差, 计算纯度.

原料, 联苯绕蒽酮: (纯度约83 – 85%).   熔点: 314 –3160C.

杂质: 苯绕蒽酮   3%.    灰份.  4%.     其它.  8 – 10%

96%硫酸中. 红色, 微带荧光.

成品, 二羟基紫蒽酮: (纯度约 95%).   其中灰份约 3 – 4%

96%硫酸中. 红紫色     染纸: 绿色遇酸变蓝.

生产周期:  24小时,           溶剂回收:  620波美废硫酸

专利:  DE. 411413.    US. 1564423.

生产操作经验:

因为联苯绕蒽酮的氧化是在低温, 而且最终的硫酸浓度是84%, 所以氧化可以使用铁锅, 如果在96%硫酸中进行氧化, 那么, 反应可以进行得很快, 但在过量的二氧化锰存在下, 容易发生过氧化, 从而使收率降低, 产品质量低劣. 氧化前酸度控制到84%, 还能使一些已有的二羟基紫蒽酮立即以醌的型式析出, 从而减少二氧化锰的用量. 同时使灰份以外的所有杂质仍在溶液之中, 二氧化锰过量50%是必要的, 量少反应会不完全.

反应条件与反应范围: 84%的硫酸中, 15 –200C氧化4 – 6小时到反应终了. 当温度超过300C,并且酸浓度大于86%, 对反应不利. 反应温度低于150C, 结晶出来的粒子细, 会很难过滤.


7.        二羟基紫蒽酮.  [128-59-6] 生产工艺.   1942122.   译自PB. 70057. 8452 – 4.

由于战争的关系, 二氧化锰缺货, 同时可供使用的二氧化锰纯度也只有60 – 70%左右, 这样一来, 一方

面要分离产品中的矿渣, 另一方面, 也要回收二氧化锰, 因此, 生产基本上是不定期的.

生产设备:  !

生产工艺;  (操作步骤).

3.2立方米铁反应锅内, 先加入2000公斤96%硫酸和2500公斤75%硫酸, 配成4500公斤84%硫酸, 而后加入155公斤联苯绕蒽酮 (100%), 搅拌4 – 5小时使其溶解, 再将其冷却到150C,  (2 – 4小时内)

通过5 毫米孔径的篩网加入192公斤二氧化锰 (100%), 其中2/3 15 –250C加入, 1/3 25-350C加入, 加完, 350C保温2小时, 压料到铺有Vinoflex (氯乙烯与异丁氧基乙烯共聚物) 滤布的衬胶压滤机内压滤.

滤饼 (二羟基紫蒽酮 + 硫酸锰 + 矿渣), 3.2立方米铁酸处理锅内, 用由1722公斤96%硫酸和1278公斤24%发烟硫酸配成的3000公斤100%硫酸, 于室温搅拌到二羟基紫蒽酮溶解为止 (4 – 6小时), 压料到每台7平方米过滤面积的2台衬砖吸滤器内吸滤, 再用3000公斤左右的96%硫酸洗涤 (滤渣处理见后).

由吸滤器出来的滤液, 压到10立方米的衬铅稀释锅内, 用水稀释到500波美的酸度, 冷却到400C, 于铺有Vinoflex滤布的衬胶压滤机内压滤.

滤饼于配料盘内搅和, 集中三批, 24立方米衬砖锅内, 加入15立方米水和1200公斤380波美的亚硫酸氢钠溶液, 用直接蒸汽加热煮沸4小时, 到检定不再有亚硫酸氢钠和醌体存在为止.

还原完毕, 用大型压滤机压滤, 滤饼洗涤到中性, 为了避免醌体的生成, 不能用压缩空气吹.

成品送611车间, 1300C减压干燥.

得量:  161公斤. (100%).              收率: 98%.

二氧化锰的回收:

滤渣 (硫酸锰 + 矿渣, 2500公斤), 24立方米设备内, 15立方米水溶解, 于铺有Vinoflex滤布的大型压滤机内过滤, 不溶物为矿渣, 滤液于24立方米衬胶锅内, 4000 –5000公斤400波美苛性钠中和到中性, 加入560公斤次氯酸钠, 搅拌一小时, 过量氯用亚硫酸氢钠破除, 回收得到的二氧化锰, 用压滤机压滤, 洗涤到硝酸银反应消失为止, 用箱式烘箱烘干.

回收量:  162 公斤.        回收率:  84.5%


8.  二羟基紫蒽酮.  [128-59-6] 生产工艺.      FIAT. 1313. II. 85 – 6

英文, 摘译自PB. 报告.  !

    上海染料生产工艺汇编.  395 – 7 (1976).

9.        紫蒽酮氧化法:

参考文献: Beil. 8. E 2. 530. E 3. 3968.    Syst. No. 819

DE. 259370.   US. 1967617.

上海染料生产工艺汇编.  P. 394 (1976).



文章作者:陈忠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