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打印选项] |
CAS号 [84-87-7] 生产工艺 1-萘酚-4-磺酸 |
CAS号 [84-87-7] 生产工艺 1-萘酚-4-磺酸
CAS名: 1-Naphthalenesulfonic acid, 4-hydroxy- 历史参考文献: Beil.
11. 271; E1, 64; E2, 154; E3, 540; E4, 614.
用途: 酸性橙19, 159。酸性红4, 8, 14,
102, 116, 122, 135, 145, 148, 374。 酸性紫131。 酸性蓝317。 酸性绿4。 直接红10.直接红45, 69。 直接紫3, 21, 28, 32, 39, 42, 43。 直接蓝3, 8, 9, 12, 21, 33, 34, 35, 36, 120,
120:2, 123, 151, 168, 230。
直接黑40。 食品红1, 1:1, 3, 3:1, 13。 媒介红8。 媒介紫2, 4, 40, 44, 46。 媒介棕35。 活性红49。
生产工艺参考文献: 按本人手头资料整理如下。
BIOS DOC 1440/112/H/6/ 37. 1-Naphthol-4-sulfonic acid. 英国人译自德文。
PB 70188, 6210-6213.
1-Naphthol-4-sulfonic acid. No. 141.
1937年分析方法。
反应式: 本人有加注,暂未找到德文生产工艺原件。
细田豊 《理论制造染料化学》 1957年。 P.
523. 1-ナフト- ル-4-スルホン酸。 译自Fierz-Blangey.
Dye Chemistry.
加成: 在3000升搪瓷反应锅中加水1000升,1,4-氨基萘磺酸钠和重亚硫酸钠各600公斤,调节调节到2200升。升温至95-100℃,在10-12小时内加入30%加入30%盐酸34.3公斤,维持100℃ 2小时后,取样测反应终点(取加成滤液;蒸馏水:试剂盐酸 = 3毫升:3毫升:2毫升,放在试管中摇匀,20分钟后无白色沉淀为反应完成)。测试结果认为完成后,继续维持100℃
2小时,反应结束。
水解: 将1200公斤30%氢氧化钠加入水解锅。升温到100℃,压入加成液,补加液碱到pH值为12,逐渐升温驱尽氨气,打入上批酸析母液和洗液,蒸浓到水解滤液比重为30Be’/50℃, 滤去亚硫酸钠。
酸析: 在60-70℃温度下,水解滤液以65% 硫酸酸析至pH为5. 过滤,滤饼用饱和盐水洗涤,包装。过滤母液和洗液回收套用。 总收率96%。
抄注: 张澍声 《精细化工中间体工业生产技术》1996年。P. 196-7. (PB
77764), 其实是上海染料生产工艺汇编的抄录文!
其它有:抄录并以正式出版物出版的图书,这里不再说了!
天津染料生产工艺汇编。
1980年。 P. 30-31. 1-萘酚-4-磺酸。
1. 加成: 在罐内投入含445.5公斤的亚硫酸氢钠溶液1100升和溶化的1,4-氨基萘磺酸钠(100%)343公斤,搅拌升温,在95-100℃
时,以10升/小时的速度投入1600升HCl,保温1小时,取样测终点,转化率99%以上为合格。
2. 放氨,浓缩: 罐中放水600升,液碱660公斤,搅拌,将加成出物打入保持pH ≮12, 加热至沸进行水解放氨,回流液pH =7-8 未找到,浓缩至50℃时比重为1.27-1.28 时为终点,然后抽滤,水洗,滤饼为Na2SO3
(与纯碱吸收SO2制备NaHSO3)滤液打入酸析罐。
3. 酸析: 水解滤液打入酸析罐中,加热至100-110℃,搅拌下加入HCl至pH= 1, 降温至40-50℃进行压滤,打风,滤饼为成品。母液回收,定期处理。
张竹霞 高昆玉 反相离子色谱法分离萘系磺酸化合物。 [J] 染料工业, 2000, 4,
24-26.
崔玉凤 中国专利 CN
1161961. [J] 染料工业,2001, 1, 47. 摘录文。 见 CA。132: 65718.
陈忠源 2017年12月25日。
文章作者: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