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打印选项]
CAS号 [603-40-7] 生产工艺 4,4’-二氨基三苯甲烷

CAS号 [603-40-7] 生产工艺        4,4’-二氨基三苯甲烷

CAS名: Benzenamine, 4,4’-(phenylmethylene)bis-  历史参考文献: Beil. 13. E3, 529.

用途: 酸性黄56。 酸性黄117。    反应类别: 缩合。

生产工艺参考文献: 按本人手头资料整理如下。

PB 70189,    Nr. 302.  4,4’-二氨基三苯甲烷 产品分析方法。未抄录。

PB 73941, 9098-9107.  Diaminotriphenylmethane.   1931年德文生产工艺。未抄录。

PB 74067, 353-354.  Phenyl-diamino-base. (Diaminotriphenylmethane).  德文生产工艺。 1.5美元。未抄录。

PB 74784, 3503.  Diaminotriphenylmethane.  产品标准。未抄录。

上海市有机化学工业公司  《染料生产工艺汇编》 1976年。 P. 74.  4,4’-二氨基三苯甲烷。  抄录如下。

反应式: 本人有加注。

缩合方法:  在搪瓷锅内,加入工业苯胺180公斤,30% 工业盐酸6公斤,搅拌半小时使成盐。而后加入94% 工业苯甲醛50公斤(放热反应),搅拌15分钟后,于1小时内升温至145-150℃。此时有大量水蒸出,保温1小时后,在真空度500毫米Hg下尽量蒸出反应生成水。保温1小时后,提高真空度至600毫米Hg, 蒸馏回收苯胺。一般蒸出苯胺70升左右,停止加热。降温120℃以下,加入冷水100升,进行水汽蒸馏,除去残余苯胺,不断补充反应锅内水量共约1200升。待蒸出液中苯胺含量达每100 c。消耗0.2 N NaNO2 0.5 c.c. 以下为终点。停止蒸馏,停止搅拌,立刻放料,冷却后凝结粉碎。得产品120公斤,含量93-98%(重氮值)。

国内研究动态:

4,4’-二氨基三苯甲烷工艺改革。  [J] 染料工业, 1974, 4, 60.  摘自上海化工1973年1期第25页。   摘录如下。

苯甲醛9份,苯胺50份,盐酸(工业)4.5份,一起加入,升温至100℃,保温1小时,再升温至145-150℃,同时抽真空至300毫米汞柱,脱水反应1小时,再抽真空至600毫米汞柱,回收苯胺,然后在常压下水蒸汽蒸馏除去残余苯胺,直至测定蒸出水中不含苯胺,趁热出料,冷却固结即成。

 

天津市染化四厂。 弱酸性染料中间体 – 4,4’-二氨基二苯基环己烷盐酸盐中试总结。 [J] 染料工业, 1977, 6, 20-22(55). 抄录如下。

4,4’-二氨基三苯甲烷盐酸盐:

缩合工序: 将98% 苯胺600公斤加入缩合罐内,开动搅拌,将30% 盐酸25.2公斤通过伸长管缓慢加入苯胺内,搅拌10分钟以后将98% 苯甲醛10.8公斤加进去。开始升温至105-106℃将罐内空气排出后,关闭放空节门。继续升温至110℃,罐内无明显压力,保持此温度反应10小时,停止加热。

蒸胺工序: 于水蒸汽蒸馏锅内加40% 液碱23公斤,开动搅拌。将缩合罐物料加热至70℃左右放下,缩合罐内用热水洗净,洗水放入蒸馏锅内,调整水量至150升,搅拌均匀,终点应为明显碱性pH 12-13,升温至100℃,通入蒸汽进行蒸馏,至馏出物内不含苯胺后,停汽。馏出物经沉降分离上部废水约400公斤,导入蒸汽发生器内再用,下部苯胺约25公斤备做原料用。

脱色工序:  将蒸胺后物料加水调至200升,加30%盐酸30.5公斤,升温至80℃搅拌 使其充分溶解,终点应为酸性pH 1-2,加活性炭4公斤,保温85℃搅拌1小时,过滤,滤液加水稀释至330升备用。

得量: 9%±盐酸盐液330升,折合100% 4,4’-二氨基三苯甲烷盐酸盐32.6公斤,收率94%。

 

一位消磨时间的老者。2018年又过去了一个月,能继续“网疗”还算可以过得去!这是真正的冷天吧?

陈忠源  2018年2月1日。



文章作者:陈忠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