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打印选项]
CAS号 [82-76-8] 生产工艺。 苯基周位酸

CAS号 [82-76-8] 生产工艺。 苯基周位酸

CAS名:1-Naphthalenesulfonic acid, 8-(phenylamino)-   历史参考文献:Beil. 14, 753; E2, 459.

用途:酸性蓝92, 113, 114, 116, 135, 345, 352, 352:1。 酸性黑24。 溶剂蓝37。硫化绿3。 反应类别:脱氨缩合。

LookChem网登录生产与经营单位:[82-76-8] 74家。钠盐 [1445-19-8] 17家。铵盐 [28836-03-5] 57加。

PB 70188, 6110-6112. No. 102. 德文产品分析方法,未抄录。

PB 102210.  Phenyl peri acid. 简要德文生产工艺。未抄录。

细田豊《理论制造染料化学》。技報當 出版。 1957年。P. 525. フェニルペリ酸。 译自PB 102210.

反应式:本人有加注。

8 m3炼瓦张釜(V4A コイル)でアニリン4 m3, アニリンソルト600 kg,ペリ酸1900 kgを1500に24 h加热する。アニリン约2.5 m3を真空蒸馏し,残リを25% NH3 460 kg + 水4 tに排出,ベンゼン4.5 m3を分割使用してアニリンを抽出し,最后に蒸汽でアニリンを追出し,25%浓度位にしてアンモニウム盐を结晶させる。母液には约2-3%を含む。收率约90%。

 

张澍声 《精细化工中间体工业生产技术》。(染料工业)编辑部 出版。 1996年。 P. 192.  苯基周位酸。译自PB 102210.

在8 m3衬砖锅内加入4000 L苯胺,600 kg 苯胺盐酸盐和1900 kg 周位酸,在150℃加热24小时。真空蒸馏出2500 L苯胺,然后排放到460 kg 25% 氨水和4000 kg水中,用4500 L苯分批萃取苯胺,最后水蒸汽蒸馏出苯胺。结晶出苯基周位酸的铵盐(抄注:CAS号 [28836-03-5]),过滤,收率约90%。母液中仍含有2-3% 苯基周位酸。

 

上海染化十五厂。 《苯基周位酸工艺规程》。 [J] 染料工业。1874, 6, 68.  沈阳院有收藏,编号74172.

将100% 周位酸20公斤,苯胺650公斤,100% 硫酸19.5公斤,加热至155-160℃缩合10小时,蒸馏,然后用纯碱97公斤,控制温度100℃进行中和,再用30% 硫酸中和,加热活性炭30公斤脱色,过滤后的滤液用工业盐酸420公斤盐析,过滤得产品。

 

上海市有机化学工业公司 《染料生产工艺汇编》。内部资料。1976年。P. 101-102. 已有人抄录,在1991年公开出版。

【操作方法】在锅内加入苯胺650公斤,升温到65-70℃,在10分钟内加入硫酸29.5公斤。继续升温到95℃,加入周位酸210公斤,升温到155-160℃,保温10小时。保温结束后,进行减压蒸馏。当料温到145℃,料温与气相温度之差为40℃,真空度达700毫米汞柱以上,冷凝液流出很少时,结束真空蒸馏。降温至100℃,加入纯碱97公斤(配成20% 溶液)。加完后,测pH值为9。加水调整体积至1200升。加入保险粉4公斤。加热至850以上,进行水蒸汽蒸馏。在资料过程中,每隔3-6小时停车测pH一次,若pH 低于9,应补加碳酸钠液。当冷凝液内苯胺的含量低于2克/升时,结束蒸馏。

将上述物料压入脱色锅内,搅拌,细流加入30% 以下的硫酸,使pH值为7。调整体积至1530升。升温到85℃,加活性炭30公斤,在90-95℃保温1小时。进行渗圈试验,渗圈颜色较浅为脱色终点。如渗圈颜色较深,需补加活性炭(每次补加5公斤)脱色至终点。在90℃以上过滤,滤饼用水混合洗涤,第一次用水600升,第二次用水400升,皆升温到90℃后过滤,滤液和洗液合并,加热到60℃过滤,滤饼弃去。滤液压入盐析锅内,加水调整体积至1260升。升温到60℃,加热精盐420公斤,加完后搅拌10分钟。取样测定比重,要求比重为1.15-1.18。若不到,应补加精盐到要求的比重。冷却到35℃以下,待物料析出后,过滤。 收率:约90%。

 

(俄)A.B. Eльцовa. 《染料及中间体实验室合成方法》。1985年。§6.2  硫化亮绿Ж(C.I. 硫化绿3)。译文仅供参考。

8-苯胺基萘-1-磺酸(苯基周位酸):预先准备:80毫升1% 氨水溶液。

将装有搅拌,温度计和25-30公分分馏柱的250毫升四口烧瓶,置于电加热油浴中,为减少反应物的树脂化,芳胺化是在氩气流下进行的。加入50毫升苯胺,7.8克苯胺盐酸盐,搅拌前通氩气置换掉系统内的空气,开动搅拌,物料加热至120℃,加入22.5克8-氨基-1-萘磺酸,升温至150 – 160℃,搅拌保温7-8小时,系统保持氩气下,其保温中间可以停顿。

芳胺化终点可用薄板层析法进行控制,取反应物料(2-3滴),置于试管中,加入1% 氨水到广泛试纸呈弱碱性(pH 约8),用硅胶板进行层析,展开剂为:丁醇 :丙醇 : 水 :浓氨水 = 10: 5 : 4 : 1,展开的色斑中,R f 0.52的8-氨基-1-萘磺酸色斑要浅,而R f 0.78的苯基周位酸色斑应深,色斑的观察可在紫外光下进行,二者均有蓝色荧光。

反应结束后降温至60-70℃,加入65毫升1% 氨水,物料加热到70℃,趁热用预先在烘箱内预热过的布氏漏斗过滤,滤液移至装有通气管和直管冷凝器的500毫升长颈园底烧瓶内,用直接蒸汽蒸出未反应的苯胺,为避免冷凝水积聚,物料可用电炉预热,当馏出液用Ca(OCl)2 处理不显色,即为蒸馏完毕,一般馏出液体积约400毫升。料液中加入8毫升浓氨水,用水将料液体积调整到100毫升,放置过夜,用布氏漏斗过滤,滤饼抽干,置于培养皿中,于60-70℃烘箱中干燥。 得量:约20克(约70%)。(抄注:俄文不再抄录 – 其中反应控制点值得读者参考)。

 

徐克勋《有机化工原料及中间体便览》。辽宁省石油化工技术情报总站 出版。 1988年。P. 666.  N-苯基-1-萘胺-8-磺酸。

【制法】将苯胺加入反应锅中,升温至65-70℃,加入硫酸。继续升温至95℃,加入周位酸。再升温至155-156℃,保温10小时。然后进行减压蒸馏,当物料达到145℃,料温与气相温度差为40℃,真空度达93325帕以上,冷凝液流出很少,结束真空蒸馏。降温至100℃,加入20%纯碱溶液。加毕,测pH值为9。加水调整体积。加入保险粉。加热至85℃以上,进行水蒸汽蒸馏。然后进行脱色,过滤,洗涤,盐析,冷却,过滤而得。

抄注:无资料来源。

 

侯乐山 主编《中国精细化工产品集 – 原料及中间体10396种》。2006年。P. 108.  N-苯基周位酸。摘录如下。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全国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行业协作组 出版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不得翻印》。

【生产方法】由苯胺和周位酸在硫酸存在下缩合而得。

缩合反应物减压蒸馏可得精制的N-苯基周位酸。将其余纯碱反应,水蒸汽蒸馏,活性炭脱色,即得N-苯基周位酸。

原料消耗定额:周位酸(95%)842 kg/t,苯胺650 kg/t。

抄注: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没有引用上述抄录的文献,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想,作为信息中心,应该认真去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如果早期进口的德文生产工艺已经过时,那么国内的研究报告应该有人去整理吧!最近有人提到国内学者在国外期刊发表论文,这一点,也只有“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可以做到。(老有所乐,这算是本老年人多余的话!)。

 

国内研究动态:

安徽化工。1995, 1, 15-16. 和 1998, 6, 15-17。 苯基周位酸的合成,未抄录。

 

国内染料专业出版物。

何岩彬 主编 《染料品种大全》。沈阳出版社 出版。 2018年。P. 1851-2038. 《染料中间体及可合成的染料》。

p. 2007. 中文名称:8-(苯基胺基)-1-磺酸。应该是8-(苯基氨基)-1-萘磺酸。

可合成的染料:应该增加:C.I. 硫化绿3。

 

陈忠源 2019年12月5日星期四。



文章作者:陈忠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