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打印选项] |
CAS号 [128-95-0] 生产工艺。 1,4-二氨基蒽醌(=C.I. 分散紫1) |
CAS号 [128-95-0] 生产工艺。 1,4-二氨基蒽醌(=C.I. 分散紫1)
单列说明:此产品已在2016年7月7日,按C.I.分散紫1 =C.I.溶剂紫11上网,因有不少出版物报导,现在补充如下。
细田豊 《理论制造染料化学》。技報當出版 1957年。P. 566. 1,4-ジアミノアンラキノン. 译自FIAT 1313. 英文已在C.I.分散紫1.
a) Leuco
1,4-dianthraquinone: キニザリン(升华),リウコ-1,4-ジアミノアントラキノン(前回作业分)40 kg,18% アンモニア2,600 l,ハイドロサルファイト300 kgを3 m3の低压用钢制オ- トケレ-ブに装入し,900まで3 hかかつて上げ(3 – 4气压)2 h保温する。200に冷しN2ガス吹かせながら压滤し,水洗し,减压亁燥する。300 kg(纯度91.5%,275 kg 100%)收率91%。(这是隐色体 [5327-72-0]).
b) 1,4-Duaminoanthraquinone: ニトロベンビン1,800 lにリウコジアミノアントラキノン400 kgを入れ,1300まで加热しピペリジン5 lを加え1500で反应が终るまでつづける。Venulethで减压蒸馏によつて溶媒を回收する。506 kg(纯度89.3%,452 kg 100%)收率96%。
张澍声 《精细化工中间体工业生产技术》。《染料工业》编辑部 出版。 1996年。P. 232-3. 译自FIAT 1313, II, 51.
在3000 L带搅拌高压釜中,在室温下加入300 kg升华的93% 1,4-二羟基蒽醌(相当于280 kg 100%的产品),2600 L 18% 氨水,300 kg干的保险粉和40 kg 1,4-二氨基蒽醌隐色体(上批生产的),关闭高压釜,于3小时内缓缓升温至90℃,在90℃压力应达到3 – 4个大气压,在此温度保持2小时。取样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反应完成,则1,4-二羟基蒽醌隐色体应该不见,仅有1,4-二氨基蒽醌隐色体的棕色结晶。
反应完成后冷却到20℃,在氮气保护下在压滤机上压滤,用冷水洗至不含氨。在200 mmHg压力及120℃真空干燥。得到300 kg 91.6% 1,4-二氨基蒽醌隐色体,收率为理论量的91%。(抄注:这就是CAS号 [5327-72-0].)。
1,4-二氨基蒽醌隐色体氧化为1,4-二氨基蒽醌:将1800 L硝基苯加到3000 L锅内,在室温下加入500 kg 1,4-二氨基蒽醌隐色体,然后缓缓加到100 – 130℃,加入5 L哌啶,混合物加热至150℃,在150℃搅拌至氧化完成。检验方法是:取样溶解于吡啶中,1,4-二氨基蒽醌隐色体以暗橄榄色溶解于其中,而1,4-二氨基蒽醌溶解后为清晰的红光蓝色,可以与标准样品进行比较。如果检验是满意的,即进行真空蒸馏以回收溶剂。得到506 kg 89.3% 1,4-二氨基蒽醌,相当于452 kg 100%产品,收率96%。
上海市有机化学工业公司 《染料生产工艺汇编》。内部资料。1976年。P. 423.
1,4-二氨基蒽醌。
在锅内加入20% 氨水(折100% 237.4公斤),1,4-二羟基蒽醌160公斤,保险粉158公斤及1,4-二氨基蒽醌隐色体21.6公斤。搅拌半小时,加热至94-95℃,压力为3.8 – 4.2 公斤/厘米2,保温2.5小时。冷至40℃以下,过滤,洗涤,在70-80℃干燥,得161.5公斤1,4-二氨基蒽醌隐色体。
氧化:在锅内加入硝基苯700公斤及1,4-二氨基蒽醌隐色体117.4公斤。加热到140 – 145℃,保温4小时,进行氧化。用色层测终点,(无黄斑点呈现,为氧化完全)。
苏联专利524,793和579,293. 《1,4-二氨基蒽醌的制备》。[J] 天津“染料情报”1983. 1, 21-23. 中文译文。摘录。
【524,793】600毫升压热釜中加入314.3克水溶液,其中含有61.2克氨,26克保险粉和36克1,4-二羟基蒽醌,在3小时内加热至90℃(压力为5大气压),保温反应8小时。到取样分析无1,4-二羟基蒽醌,然后加入67.5克间硝基苯磺酸,用2小时加热至140℃,保温5-8小时,压力为7大气压,反应到取样分析,无1,4-二氨基蒽醌隐色体为止,经后处理,得34.4克产品,收率96.5%。
【579,293】用15.4克2,4-二硝基氯苯为氧化剂,收率为97%。
(俄)A.B.Eльцовa. 《染料及中间体实验室合成方法》。1985年。§5.3
1,4-二氨基蒽醌的制备。译文仅供参考!
【1,4-二氨基蒽醌隐色体】在装有搅拌和温度计的250毫升钢压热釜中,加入180毫升甲醇,12.1克1,4-二羟基蒽醌,3.2克保险粉和10.4 毫升25%氨水,密闭压热釜,慢慢加热至110℃(约1 mPa),在此温度下保温反应5小时,冷却,放压,加100毫升水进行稀释,过滤,滤饼用温水(50-55℃),每次20毫升(总量100毫升)洗涤,仔细抽干,置于培养皿中,于氯化钙真空干燥器中干燥。
得量:10.8克(90%),绿光深棕色结晶粉末。熔点256-258℃。可溶于乙醇,丙酮,硝基苯,冰醋酸,盐酸和硫酸。
【1,4-二氨基蒽醌】将装有搅拌,温度计,鼓泡器,排气管和冷凝器的150毫升四口烧瓶,置于电加热甘油浴中,排气管与装有200毫升15% 氢氧化钠溶液的气体吸收瓶相接。烧瓶内加入40毫升浓硫酸,于18-23℃搅拌下分批加入10克干燥的1,4-二氨基蒽醌隐色体,此时,物料温度可均匀提升到70-75℃,物料再在95-100℃保温1小时,待隐色体完全溶解后,冷却到30℃,瓶和物料一起称重,再加热到100℃,在此温度下,以1.5 – 2克/小时速度慢慢通入氯气,通入总量为9.8克氯,反应放出的氯化氢和氯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通氯5-6小时后,停止通氯,在95-100℃保温1小时,然后通入氮气去除氯化氢和氯气,物料冷至30-35℃。
将装有搅拌和温度计的1升烧杯固定在卡圈内,置于冷却水浴中,烧杯内加入600毫升水,于搅拌下以细流状加入上述反应物料,加热温度应不超过35℃,稀释时间约1-2小时。加完再搅拌30分钟,用布氏漏斗过滤,抽干,滤饼用冷水洗涤(每次30毫升,总量300毫升)到刚果红试纸呈中性,再抽干,置于培养皿中,与65-70℃干燥。
得量:9.1克(93%)。熔点260 – 263℃。蒲层展开(氯仿:丙酮 = 2 : 1),溶剂为氯仿。Rf 0.63.
徐克勋 主编 《有机化工原料及中间体便览》。辽宁省石油化工技术情报总站 出版。1988年。P. 596.
1,4-二羟基蒽醌。
【制法】1,4-二氨基蒽醌隐色体的合成:向反应锅中加入20% 氨水,1,4-二羟基蒽醌,保险粉及适量1,4-二氨基蒽醌隐色体晶种。搅拌半小时,加热至94 – 98℃,压力为0.37-0.41兆帕,保温2.5小时,冷至40℃以下,过滤,洗涤,在70 – 80℃干燥得1,4-二氨基蒽醌隐色体。
氧化:将1,4-二氨基蒽醌隐色体加热到140 – 145℃保温4小时进行氧化,反应完全后,经稀释压滤,干燥而得成品。
(抄注:无资料来源,应该是《工艺汇编》的摘录!)。
章思规 主编 《精细有机化学品技术手册》。科学出版社 出版。 1991年。 # 11410.
1,4-二氨基蒽醌。本人未收藏。
侯乐山 主编 《中国精细化工产品集 – 原料及中间体10396种》。2006年。 P. 307. 1,4-二氨基蒽醌。 摘录如下。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全国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行业协作组 出版。《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不得翻印》。
【生产方法】由对苯二酚与苯酐缩合得1,4-二羟基蒽醌,用次氯酸钠精制,然后氧化的1,4-二氨基蒽醌隐色体,再以发烟硫酸氧化而得成品。
原料消耗定额:苯酐2131 kg/t,对苯二酚887 kg/t,氨水(20%)10788 kg/t,发烟硫酸3580 kg/t。
【生产厂】18家。(抄注:无生产工艺)。
张大国 编 《精细有机单元反应合成技术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2014年。P. 223. # 041208. 1,4-二氨基蒽醌。摘录如下。
【制法】将20% 氨水(折100% 237.4 kg),1,4-二羟基蒽醌160 kg,保险粉158 kg,1,4-二羟基蒽醌隐色体(晶种)21.6 kg 【加注:应该是1,4-二氨基蒽醌隐色体!!】加入反应罐,搅拌30 min,加热至94 – 95℃,压力0.37 – 0.41 MPa,保温反应2.5 h,冷却至40℃以下,过滤,洗涤,于70 – 80℃干燥,得161.5 kg 1,4-二氨基蒽醌隐色体。将1,4-二氨基蒽醌隐色体,发烟硫酸混合,加热至140 – 145℃氧化4 h后,稀释,过滤干燥,得1,4-二氨基蒽醌。
【抄注】资料未说明来源,其实是抄自《上海染料生产工艺汇编》。关键是:把“晶种”的名称写错了!
何岩彬 主编 《染料品种大全》。沈阳出版社 出版。 2018年。 P. 1987. 中文名称:1,4-二氨基蒽醌。
可合成的染料: 不再抄录。
【增补说明】2016年7月7日上网的资料中,抄录了FIAT 1313,II, 51-52的英文,同时提出有多个德文原件。当然:这已是过时的历史资料。不少人认为已不值得利用。今天增补是考虑到:有些资料上次未抄录!我的问题是:为什么《上海染料生产工艺汇编》,有那么多人抄录,而且以公开出版物的方法,重复抄录出版?而且到2014年还有人抄录,而且是抄错了!
其实,我认为《精细有机单元反应合成技术手册》是一本很好的科技书,对目前要求的“创新”来说,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书,我也是在学习他的方法,所以在编写《单元反应》的目录,而且在上网的资料中,写入了相关的CAS号。最近有人问我,如何将“间苯二酚经氨化合成间苯二胺”。我认为这应该是“创新”!我在羟基氨化成氨基的单元反应中,就列有用[619-08-9] 合成常用化合物 [121-87-9] 的专利。今天再次告诉读者,我是一位《单干户》,手头资料有限!当然,我仍在努力!能为大家免费服务,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因为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不好听的话是一位无名小卒!
陈忠源 2020年3月27日星期五。 文章作者:陈忠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