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打印选项] |
苯胺基甲烷磺酸生产工艺。 CAS号 [103-06-0] |
苯胺基甲烷磺酸生产工艺。 CAS号 [103-06-0]
CAS名:Methanesulfonic acid. 【说明】这是酸式,其钠盐[26021-90-9],已在2016年2月14日上网。
【增补说明】这相当于苯胺酰化保护的方法,是作为以后反应的定位的一种方法,所以早在1933年,就有具体生产工艺!今发现仍有人作为课题在研究,而写出合成方法。当然,张大国编著的《精细有机单元反应合成技术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2014年版),仍未见有此单元反应!在此,对以前未上网的资料,本人再作些增补。
LookChem网登录酸式是18家,钠盐是6家。
细田豊《理论制造染料化学》。技報當 出版。1957年。P. 637.
(1) Aniline-ω-sulfonate. 译自BIOS
NaHSO3液38 – 400Be’ 483 kgにHCOH 30% 液175 kgを加え(50 - 550 に上る),600 に热しアニリン139.5 kgを加える。1/2 h 600 に加热し,これを水4,000 lとNaHCO3 255 kgに加える。
俄。A.B.Eльцова.《染料及中间体实验室合成方法》。1985年。§7.24
N-苯基甲氨基磺酸钠盐合成方法。
预先准备:50毫升饱和食盐水。
将装有搅拌,温度计,滴液漏斗和回流冷凝器的200毫升三口烧瓶,置于电加热水浴中,加入44毫升38% 亚硫酸氢钠溶液,搅拌下与3 – 5分钟内加入14.7毫升37%甲醛溶液,反应物料的温度上升到50 – 60℃,加热到65 – 70℃,搅拌30分钟,降温至50 – 55℃,于3 – 5分钟内加入18毫升苯胺,在50 – 60℃保温反应2小时,此时苯基甲氨基苯磺酸逐渐成为结晶析出,物料冷却至20℃,放置过夜,第二天用16毫升水稀释,加入14克细结晶食盐,搅拌10 – 15分钟,逐渐加入19毫升饱和食盐水,悬浮液用布氏漏斗过滤,抽干,滤饼用饱和食盐水洗涤两次,每次13毫升,滤饼含50% 苯基甲氨基磺酸钠盐,置于培养皿中,于50 – 60℃烘箱中干燥。
得量:36.3克,浅黄色粉末,蒲层展开(丁醇 :丙醇 :水 :氨水 = 10 :5 :4 :1),Rf 0.34.
膏状物可直接用于偶合,也可以保持在磨口大瓶内。
张澍声《精细化工中间体工业生产技术》《染料工业》编辑部 出版。1996年。P. 113.
N-甲基苯胺-ω-磺酸。译自BIOS 1153,82.
在8000 L衬砖槽中加入745 kg 100% 亚硫酸氢钠(以40% 溶液状态)和770 kg 甲醛溶液,在70℃加热0.5小时。冷却到25℃后,流入606 kg苯胺(相当于450 kg亚硝酸钠),在25 – 30℃保持3小时,再在35℃加热1小时。检验偶合的完成。加入490 kg硫酸钠和650 L上次反应的母液,抽滤沉淀的产品,用比重1.24硫酸钠溶液洗涤。收率92 – 93%。
卢林德 蒋志平 郑明明(浙江亿得化工,浙江省关于大学)。《C.I. 酸性红447的合成工艺研究》。[J] 染料与染色, 2020, 4, 8 -11.
其中:1 合成路线 1.3 苯胺磺甲基化 反应式,略。本人已有具体反应式上网了,同时注有CAS号。
2 合成方法
2.2.3 N-磺甲基苯胺的合成
[103-06-0]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焦亚硫酸钠(抄注:CAS号 [7681-57-4]),甲醛溶液,控制溶液pH在6.5左右,温度40℃,逐渐滴加苯胺溶液,HPLC检测至反应终点(苯胺<0.1%),反应液呈透明状,无油滴,备用。
【参考文献】7篇。
何岩彬 主编《染料品种大全》。沈阳出版社 出版。20181年。P. 1890.
中文名称:苯氨基甲磺酸。
【可合成的染料】C.I. 直接红32;C.I. 直接红84。
【应增补可合成的染料】C.I. 酸性黄6;C.I. 酸性红70, 142, 151, 447。 C.I. 直接红81, 117。 C.I. 分散橙3。 C.I. 食品黄6。 C.I. 媒介橙6.
C.I. 溶剂橙9。
此增补是否多次一举?
陈忠源 2021年3月7日星期日。 文章作者:陈忠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