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打印选项] |
CAS号[107-20-0]生产工艺 - 氯乙醛 |
【CAS名】acetaldehyde, chloro - Beil. 1, 610; E1, 327; E2, 675; E3, 2659; E4, 3134. 【结构式】略 【用途】有机合成,医药和杀菌剂 资料I:中国医药工业公司《医药产品生产工艺汇编》,1966年,P.36-38. 磺胺噻唑,其中(氯乙醛)的制备。 【配料比】氯乙烯[75-01-4] : 氯[7782-50-5] = 1 : 1 在反应塔内,先加入水至一定量,在35-40°C,通入一定流量的氯气及氯乙烯,反应6-7小时,使氯乙醛含量达9-10%时,即完毕。分离副产物三氯乙烷,备用。 资料II:(日)《有机化合物辞典》,有机合成化学协会编,1985年,P.281,クロアセトアルデヒド Chloroacetyl chloride,CA [107-20-0],化审5-526,C2H3ClO=78.50,B.P. = 85°C,刺激臭,放置すると重合する。水和物M.P. = 43 -50°C. 资料III:徐克勋主编《有机化工原料及中间体便览》,辽宁省石油化工技术情报总站出版,1989年,P.140,氯乙醛,摘录。 【制法】向氯化塔内加入一定量水,在40-45°C通过一定流量的氯和氯乙烯,反应6-7小时,俟氯乙醛比重达12.5°Be’,含量9-10%时完毕,分离副产物三氯乙烷即得成品。 资料IV:章思规主编《精细有机化学品技术手册》,科学出版社出版,1992年,#08310,氯乙醛,此书本人未收藏。 资料V:候乐山主编《中国精细化工产品集-原料及中间体10396种》,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出版,2006年,P.914,氯乙醛,摘录。 【生产方法】先向氯化反应塔加水,在40-45°C通入氯和氯乙烯反应6-7h,氯乙醛含量达9-10%时反应结束,分离副产物三氯乙烷后即为成品。 资料VI:张澍声编著《精细化工中间体及产品生产工艺》,沈阳院出版,2006年,P.143,氯乙醛, 【摘录】在反应釜内先加入一定量的水,在43°C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和氯乙烯,控制氯气和氯乙烯的比例为1:0.97,反应8-9小时,反应液比重达到1.094,氯乙醛含量为9-10%时,结束反应。将反应液压入精馏釜中,开夹套蒸气升温,塔顶蒸出。 资料VII:张大国编著《精细有机单元反应合成技术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2014年,P.336,氯乙醛,摘录: 【制法】配料比 - 氯:氯乙烯 = 1:0.97 先在反应塔内加入一定量水,加热,于40-45°C,通入一定量的氯和氯乙烯,反应6-7h,当反应液相对密度达12.5°Be’,氯乙醛含量达9% - 10%,反应完成。分离副产物1,1,2-三氯乙醛后,得氯乙醛水溶液。收率74.5% (对氯计)。 陈忠源 2022年6月5日,星期日 文章作者:陈忠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