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号 [2720-65-2] 生产工艺。 N,N-二乙基苯并噻唑次磺酰胺
CAS名:2-Benzothiazolesulfenamide, N,N-diethyl- 历史参考文献:待检索。
用途:橡胶硫化促进剂。LookChem网登录1家。 反应类别:缩合。
BIOS 1150. 英国人调査报告,本人未收藏。 BIOS 1150, 1. Vulcacit AZ. 英译生产工艺。
张澍声 《精细化工中间体及产品生产工艺》 2006年。 P. 803-804. N,N-二乙基苯并噻唑次磺酰胺。译自BIOS 1150, 1.
反应式:本人有加注,英国人未说明资料来源。
N,N-二乙基苯并噻唑次磺酰胺商品名Vulcacit AZ, 促进剂AZ。
在16000 L带夹套衬铅搅拌锅中,加以浆状的1150 kg 100% 巯基噻唑,再与2000 L水打浆,2500 kg 二乙胺以50%-60% 水溶液流入,加热到50℃,使2-巯基苯并噻唑溶解。然后将溶液冷却到35℃,在此温度用次氯酸钠氧化,每升溶液含有160 g 活泼氯和约4 g 氢氧化钠,同时要进行搅拌。次氯酸钠溶液的加入速度约为300 L/hr,总加入量约为3000 L,终点的测定是取样酸化后不产生巯基苯并噻唑沉淀。
氧化完成后,反应物用凝缩水稀释到16000 L,冷却到室温,静置4小时,Vulcacit AZ 在底层分离出来(约1300 L),压送到一软钢分离器中,与10000 L凝缩水搅拌1小时,再静置4小时。
洗涤后的Vulcacit Az 流入20000 L搪瓷搅拌锅中,在45-50℃/5 mm真空干燥。干燥后,每100 kg产品加入2-2.5 kg二乙胺作为稳定剂,然后经砖过滤器到达贮槽。
原来的水层和洗水含有二乙胺,合并在一贮槽中,液体由贮槽中连续送入一蒸汽加热的蒸馏釜中,塔高12 m,直径1 m,填充拉希环,从塔顶回收50%-60%二乙胺水溶液。
二乙胺水溶液从距塔顶一半处流入塔内,速度为4500 L/hr。釜内物料保持在100℃,这样能定量蒸发塔内的二乙胺,由塔顶涌出的蒸汽凝缩到接受器中。废液从釜内连续流出,釜底部的排放阀门每4小时打开一次,排放油状渣渣,冷却后变硬。
以硫醇计收率90%。 回收二乙胺约为加料量的55%。
产品规格:(1)粘稠的,或多或少带棕色的液体;(2)应完全溶解于溶剂,如乙醇,汽油和四氯化碳;(3)水分含量<0.1%;(4)在甲醇中的50% 溶液应至少保持清晰2小时;(5)应含有2%-2.5% 游离二乙胺。
PB 25630. Documents on detergents, rubber, chemicals, synthetic materials, insecticides, dyes etc. 沈阳院,C-190.
PB 25630, 421-422. Description of production of “Vulkacit AZ”. 1941年12月15日德文生产工艺。 本人未抄录。
抄注:
PB 25630. 主要是各类助剂,本人只抄有美国人介绍的产品目录,所以大多数无法按CAS号编写目录,已上网的有[102-06-7]和[104-83-6],其实有不少德文生产工艺,英国人和美国人都没有翻译,当然,现在再提这类问题已有的多余!本人只能提“温故而知新”。
国内出版物:
张林栋 编 化工产品手册-第五版 《橡塑助剂》 2008年。
本人未见手册中有此化工产品的报导。
陈忠源 2019年1月4日星期五。 本文地址:http://www.陈忠源化学文库.cn/Article.asp?ID=100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