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发布文章]  [中文繁體]
 [选项]
首页书评CAS和EC编号合成工艺函授问答会员登录
    文 库 搜 索
[选项]
    推 荐 文 章       More...
  没有找到相关数据
    阅 读 排 行
CAS号[1076-38-6]生产工艺 - 4-羟基香豆素 CAS号[1076-38-6]生产工艺 - 4-..
【CAS名】4-hydroxy-2H-1-benz..
CAS号[74920-95-9] - C.I.酸性黑71 CAS号[74920-95-9] - C.I.酸性黑71
CAS号[74920-95-9] - C.I.酸..
CAS号[60-51-5]生产工艺 - 农药[乐果] CAS号[60-51-5]生产工艺 - 农药[..
资料I:(日)有机化合物辞典..
CAS号[99-10-5]生产工艺 - 3,5-二羟基苯甲酸 (增补) CAS号[99-10-5]生产工艺 - 3,5-..
【增补说明】2019年8月20日上..
CAS号[100-60-7]合成工艺 - N-甲基环己胺 CAS号[100-60-7]合成工艺 - N-甲..
【CAS名】Cyclohexylamine, N-..
CAS号[4399-55-7]生产工艺 - C.I.直接蓝71(C.I. 34140) CAS号[4399-55-7]生产工艺 - C.I..
【酸式CAS名】1,5-naphthalenedis..
C.I. 分散黄 114 (C.I. 128455) 合成工艺     CAS号 [61968-66-9] C.I. 分散黄 114 (C.I. 128455) ..
C.I. 分散黄 114 (C.I. 128455..
C.I. 还原绿 1 (C.I. 59825) = 颜料绿47,生产工艺 C.I. 还原绿 1 (C.I. 59825) = ..
C. I.还原绿 1 (C.I. 59825..
  文 章 信 息
    农药(矮壮素)生产工艺。 CAS号 [999-81-5]
[点击留言][评论][收藏]
[文章分类:合成工艺/合成工艺][字体:隶体/楷体/宋体/黑体][字号:12px/14px/16px/18px][颜色:] 

农药(矮壮素)生产工艺。   CAS号 [999-81-5]

CAS名:N,N,N-trimethylethanaminum chloride, 2-Chloro-     Beil. 4, 134.

用途:植物生长调节剂。LookChem网登录生产与经营单位101家。

反应式:本人有加注。

(日)有机合成化学协会 编。《有机化合物辞典》。1985年。P. 279.  クロルメコ- トクロリド. 

英文名:Chlormequat chloride; 2-Chloro-N,N,N-trimethylethanaminium chloride; Chloline dichloride; Chlorocholine chloride; CCC; Cycocel.

CA [999-81-5].  C5H13Cl2N = 158.09.

Mp. 245℃(分解),白色固体。鱼臭を有する。水に易溶。 【制法】1,2-ジクロロエタンと等モル量のトリエチルアミンとを反应し,エタノ- ルから精制する。【参考文献】US Pat. 3,156,554 (1964)。【用途】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の节间短缩作用を有し,ムギ类の倒伏防止剂としてヨ-ロツパで广く使用されている。【抄注】以下不再抄录。



章思规 主编《精细有机化学品技术手册》。科学出版社 出版。1992年。 # 08270.  矮壮素。 此书本人未收藏。



侯乐山 主编 《中国精细化工产品集 – 原料及中间体10396种》。2006年。P. 5.  矮壮素。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全国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行业协作组 出版。《版权所有  未见允许  不得翻印》。摘录如下。

【生产方法】由二氯乙烷吸收三甲胺,加热反应而得。

【生产厂】7家。



张澍声 《精细化工中间体及产品生产工艺》。沈阳院 出版。2006年。P. 45-6. (2-氯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由二氯乙烷吸收三甲胺,加热反应而得。

将200 kg三甲胺盐酸盐从高位槽加入发生器,搅拌加热至70℃左右。再将30% 氢氧化钠溶液从高位槽加入发生器中,控制加入速度,使发生器压力保持在0.25巴左右,在6 – 8小时加入240 kg后,将发生器温度升至90℃。发生器发生的三甲胺气体流经串联的三台吸收锅,每锅装有400 – 450 kg二氯乙烷,在常温下吸收。当第一台吸收锅的二氯乙烷含三甲胺达15% 时,即可将料液放入合成锅内合成。同时将第二台吸收锅的料液放入第一台,第三台的料液放入第二台,再将400 – 450 kg新鲜二氯乙烷加入第三台,进行另一周期的吸收操作。

二氯乙烷和三甲胺在合成锅内反应,压力保持在2.3巴左右,搅拌反应12小时,温度达到108 – 113℃时,反应结束。用直接蒸汽回收过量的二氯乙烷(在生产过程中也起着溶解的作用)。易溶于水,在常温下饱和水溶液浓度可达80% 左右。不溶于苯,二甲苯,无水乙醇;可溶于丙酮。有鱼腥臭,易潮解。在中性或微酸性介质中稳定,在碱性介质中加热能分解。

【抄注】无资料来源,应该是国内内部资料。



陈忠源 2021年1月27日星期三。

文章标签:农药(矮壮素)生产工艺。 CAS号 [999-81-5]  
文章作者:陈忠源  整理日期:2021/1/28
[文章浏览:][打印文章][发送文章]
阅读说明
·本站大部分文章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本站即做删除处理。
·本站法律法规类文章转载自[中国政府网(www.org.cn)],相关法律法规如有修订,请浏览[中国政府网]网站。
·本站转载的文章,不为其有效性,实效性,安全性,可用性等做保证。
·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意见建议,请联系[网站管理员]
陈忠源化学文库
本站使用网站系统         苏ICP备10009270号-1          版权所有:无锡明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