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氰乙基-N-羟乙基间甲苯胺生产工艺规程 CAS号:[119-95-9]
I. G. Ludwigshafen. 1937年12月8日。
反应方程式: 本人译加。

设备: 1) 1200升铁压热釜
2) 环氧乙烷泵
原料: N-氰乙基间甲苯胺 分子量 160
环氧乙烷 分子量 44
操作步骤:
在压热釜内加入
620公斤氰乙基间甲苯胺,加热,在125-1300C 以每次30公斤,分批泵入
180公斤环氧乙烷,每加一次环氧乙烷,由于反应放热,料温会升到1600C,只有在料温下降到1250C后,才可以加下一批环氧乙烷,泵完环氧乙烷,于1500C搅拌反应3小时,取样到产品适用于合成染料,即为终点。
得量: 得787公斤N-氰乙基-N-羟乙基间甲苯胺。
理论得率: 127.5%
实际得率: 127.0% 收率: 99.6%
成品纯度: 通过蒸馏法测试。
译注: 译自PB 25602, 291-2. BIOS 未译。 1942年4月22日是修订后的规程,未抄录。
本品可用于C.I. 分散红126;128;143;156;188和205的生产。
参考文献:
染料工业 1983,4,23.
Henkel Organic Intermediates 1991,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