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塑助剂(发泡剂H)生产工艺。 CAS号 [101-25-7]
CAS名:1,3,5,7-Tetraazabicyclo[3,3,1]nonane, 3,7-dinitroso- 历史参考文献:待检索。
用途:橡胶和塑料的发泡。LookChem网登录1家。 反应类别:亚硝化。
上海助剂厂 《发孔剂操作工艺过程(草案)》。 有机化学工业技术报导,1959, 3, 72-73.
反应式:本人有加注。(促进剂H = CAS号 [100-97-0])。
生产过程:(1)配酸:先在早一日称取98% 硫酸162公斤,慢慢倒入288公斤水中,配成约35%的溶液。 (2)备料;97.5% 促进剂H 210公斤溶解于450公斤水中,236公斤100% 亚硝酸钠(可按纯度换算)溶解于800公斤水中,将此二种溶液在木桶内混和均匀,然后加冰约500公斤,使温度低于0℃。 (3)亚硝化:在硫酸贮桶旋塞下,装置加料管伸入上述溶液面下,急速搅拌逐渐加入硫酸,进行亚硝化,溶液pH 应保持在4以上,温度0-5℃,加料时间在3小时以内。 (4)过滤洗涤:将反应物用吸滤木桶过滤,得黄色结晶,并以清水洗涤至中性,并以淀粉碘化钾试纸测试,取洗液10毫升,加盐酸一滴,至不显蓝色为止,取样进行燃烧试验,合格后停止洗涤。 (5)烘干:由于该品极易燃烧,严格防止火星,将洗涤干净半制品放入烘盘,烘燥温度维持60-65℃,不允许超过。
得量:每锅得量在240公斤以上。
(日)《有机化合物辞典》。 有机合成化学协会 编。 1985年。 P. 412. N,N’-ジニトロソベンタメチレンテトラミン.
Mp 203-207℃(分解)。D 1.45. 黄白色粉末,水,ベンゼン,エタノ- ル,アセトンに微溶。【制法】1ヘキサメチレンテトラミンをニトロソ化する。【用途】天然ゴム,合成ゴム,合成树脂の单独气泡发泡剂,发泡助剂としてサリチル酸,フタル酸,尿素などを用いることにより分解温度を90-130℃に调整できる。
张林栋 编 《化工产品生产 第五版 – 橡塑助剂》。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 2008年。 P. 283. Be 002. 发泡剂 H。
【制法】将六亚甲基四胺(乌洛托品),亚硝酸钠和水加入搪玻璃反应釜中,搅拌溶解后,在搅拌下滴加稀硫酸(或稀盐酸),将反应温度控制在0℃左右,进行亚硝化反应。亚硝化结束后补加少量亚硝酸钠及氨水。反应生成物经抽滤,滤饼水洗至中性,加入离心机中甩干后,再在烘箱中烘干,即得成品。
抄注:本人主要介绍生产工艺,所以其他内容,如性质,消耗定额,用途和安全性等,不再抄录。抄录日文是供读者学习日文参考。
陈忠源 2019年7月3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