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发布文章]  [中文繁體]
 [选项]
首页书评CAS和EC编号合成工艺函授问答会员登录
    文 库 搜 索
[选项]
    推 荐 文 章       More...
  没有找到相关数据
    阅 读 排 行
CAS号[109-95-5]合成工艺 - 亚硝酸乙酯 CAS号[109-95-5]合成工艺 - 亚硝..
资料I:(日)有机化合物辞典..
CAS号[82-44-0]生产工艺(增补) - 1-氯蒽醌 CAS号[82-44-0]生产工艺(增补) - ..
非汞法合成1-卤, 1,5- / 1,8-..
CAS号[115-17-3] 生产工艺 - 三溴乙醛 CAS号[115-17-3] 生产工艺 - 三..
CAS号[115-17-3] 生产工艺 - ..
CAS号[1076-38-6]生产工艺 - 4-羟基香豆素 CAS号[1076-38-6]生产工艺 - 4-..
【CAS名】4-hydroxy-2H-1-benz..
CAS号[74920-95-9] - C.I.酸性黑71 CAS号[74920-95-9] - C.I.酸性黑71
CAS号[74920-95-9] - C.I.酸..
CAS号[14121-55-2]合成工艺- 2,3-二羟基-6-羧酸喹噁啉 CAS号[14121-55-2]合成工艺- 2,3..
【CAS名】6-Quinoxalinecarbox..
CAS号[79-41-4]生产工艺 - 甲基苯烯酸 CAS号[79-41-4]生产工艺 - 甲基..
【CAS名】2-Propenoic acid, ..
CAS号[2503-56-2]合成工艺 - 7-羟基-5-甲基-1,2,4-三唑并[1,5a]嘧啶 CAS号[2503-56-2]合成工艺 - 7-..
【CAS名】[1,2,4]trazolo[1,5-a]p..
  文 章 信 息
    橡塑助剂(光稳定剂- Salol)生产工艺。 CAS号 [118-55-8]
[点击留言][评论][收藏]
[文章分类:合成工艺/合成工艺][字体:隶体/楷体/宋体/黑体][字号:12px/14px/16px/18px][颜色:] 

橡塑助剂(光稳定剂- Salol)生产工艺。    CAS[118-55-8]

CAS名:Benzoic acid, 2-hydroxy-, phenyl ester      Beil. 10, 76; E3, 127.

用途:橡塑助剂(光稳定剂)。

PB 1701.  Pharmaceuticals and Inseticides at I.G. Farben plant, Elberfeld, and Leverkusen. 1925 – 1944.

PB 1701. Doc. 9. No. 37. Salol (Salicylsäure phenol ester).  德文生产工艺原件,本人未抄录。

 

张澍声 《精细化工中间体及产品生产工艺》。沈阳院 出版。2006年。P. 394.  水杨酸苯酯。译自PB 1701.

在三氯化磷 [7719-12-2] 存在下缩合。反应式:略。其中CAS号为本人所加。

1000 L均匀衬铅搅拌锅(蒸气夹套,均匀包铅搅拌器,温度计管,升液管,压缩空气和铅蛇管回流冷凝器)中,先加入142 kg熔融的纯苯酚 [108-95-2],然后在50加入190 kg甲苯[108-88-3]210 kg水杨酸[69-72-7]。闭锅,升温到70。在称量容器中称取21 kg 三氯化磷 [7719-12-2]9.5 kg可以在30分钟内流入反应锅中,完毕后升温到80。向其余的11.5 kg三氯化磷中加入71.7 kg 磷酰氯 [10025-87-3],该混合物在804小时内导入,然后将温度于30分钟内升至90,并在90℃保持1小时。于1小时内温度再升至112 – 113℃,并在此温度保持1.5小时。停止通蒸汽,继续搅拌2 – 3小时后,静置,沉积的磷酸吸收到10 L烧瓶中,重量50 – 55 kg

在冷凝器和吸收盐酸的陶坛之间安装一陶瓷容器。由于强烈的氯化氢逸出带出的甲苯在该陶容器中分离出来。每批约10 L

1000 L搅拌洗涤木桶中放入250 kg 15% 碳酸钠溶液,将上述反应物料压入木桶中并很好洗涤,在计量容器中分离。再用第二批50 kg 15% 碳酸钠溶液加25 L 水洗涤,分离后加入160 kg甲苯。在第一次碳酸钠溶液洗涤溶液中所含的水杨酸在一木桶中用粗盐酸沉淀,分离回收。反应物继续用6 kg 30% 氢氧化钠溶液稀释在160 L水中的溶液洗涤,分离。最后用15%食盐水洗至中性,每次150 kg

反应物放在两个500 L铜水蒸气蒸馏锅中,分别用草酸酸化,水蒸气蒸馏出甲苯,得到260 – 265 kg水杨酸苯酯粗品。

分离去甲苯的水杨酸苯酯在1000 L搪瓷重结晶锅中打开人孔盖,在60 – 70℃干燥5 – 6小时,取样测熔点必须在38以上。在加入双倍数量94% 乙醇和2 g活性炭后,沸腾回流3小时,经铜压滤机过滤。滤液送往1000 L搪瓷结晶锅。在搅拌下先用水后用冰冷却到4 – 5℃,抽滤并离心分离,在铝板上室温下干燥4 – 6天。

用乙醇进行3次重结晶,第二次重结晶仅冷却到8 – 9℃,第三次冷却到10 – 12℃,作为新的乙醇仅采用纯乙醇,而回收乙醇因乙醚溶液引起混浊。

第三次应用的结晶乙醇进行蒸馏,油状馏余物约12批收集在两个500 L搪瓷锅中。长时间放置后用冰冷却,变为糊状的馏余物离心分离,分离出的油在 2 – 3mm高真空下蒸馏,流出少量前馏份后,主馏份在145 – 150℃接受,再放置再搪瓷锅中,冷却并离心分离。离心分离的油和蒸馏前馏份积累起来,用两倍量的94% 纯乙醇重结晶,乙醇结晶的蒸馏馏余物直接高真空蒸馏,主馏份再如上处理。离心的油和蒸馏前馏份再用前法精制。玻璃状蒸馏残渣弃去。收率约75%,以水杨酸计。

回收的甲苯干燥后复用,应用10次后,收集在陶容器中,先脱水后干燥。

 

【国内生产工艺】

28 kg工业苯酚和40 kg工业水杨酸投入干燥得反应锅。加热使熔融,控制温度在132 ±2。在搅拌下缓缓滴加16 kg 三氯化磷,加完后,在132 ±2继续搅拌4小时。吹去产生的氯化氢气体,趁热用两倍的热水洗涤,静置40分钟,分去水层,再重复洗涤一次。用5%碳酸钠溶液中和至pH 8,再用65热水洗涤至pH 7。静置,分取油状物,加入约1倍蒸馏水搅拌均匀,冷却结晶出产品,约得25 kg粗品。精制时采用一次重结晶,加活性炭脱色。

 

(日)《有机化合物辞典》。有机合成化学协会 编。1985年。P. 337.  サリチル酸フェニル。

Phenylsalicylate; 2-Hydroxybenzoic acid phenyl ester.

CA [118-55-8]. 化审3 – 1533.  C13H10O3 = 214.22   结构式:略。

Mp 42 – 43℃. 白色粉末。紫外线吸收剂。

 

徐克勋 主编《有机化工原料及中间体便览》。辽宁省石油化工技术情报总站 出版。1989年。P. 500.  水杨酸苯酯。摘录。

【制法】将苯酚,水杨酸加热至苯酚溶化后搅拌,使水杨酸溶于苯酚中,控制温度在130℃慢慢加入三氯化磷,控制温度在130±2加完,在此温度下保持4小时。将合成物趁热用两倍65热水洗涤,静置分出水层,再重复洗1次,用碳酸钠水溶液中和至pH =8,再加热水洗至pH =7,静置分去水层,油状物加入1倍的蒸馏水搅拌均匀,冷却,即得结晶产品,再经精制而得成品。

 

候乐山 主编《中国精细化工产品集 – 原料及中间体10396种》。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出版。2006年。P. 1134. 水杨酸苯酯。摘录。

【生产方法】水杨酸与苯酚在催化剂硫酸存在下进行酯化。酯化液经中和,水洗,蒸馏的成品。

原料消耗定额:水杨酸850 kg/t,苯酚850 kg/t.

 

张林栋 编《化工产品生产(第五版)橡塑助剂》。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2008年。P. 215-6. Bc 013. 水杨酸苯酯。摘录。

【制法】将28 kg工业苯酚,40 kg工业水杨酸投入干燥得反应釜内,加热熔融,严格控制温度(130±2),搅拌下缓缓滴入三氯化磷16 kg进行反应,加毕,仍保持(130±2),搅拌4 h。排尽反应生成的氯化氢后,趁热用两倍的65热水洗涤,静置40 min,分去水层后,再洗涤1次。用5% 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和至pH8,再用65的热水洗至pH值为7。静置,分去水层,在油层中加入约1倍的蒸馏水搅拌均匀,冷却,结晶,活性炭脱色,即得成品。

 

张大国 编著《精细有机单元反应合成技术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2014年。P. 446.

103014.  水杨酸苯酯(邻羟基苯甲酸苯酯)。

【分子式】C13H10O3  【分子量】214.22

【性质】白色片状结晶。熔点43℃。沸点173℃1.58 kPa)。溶于乙醇,易溶于热乙醇,乙醚,氯仿,苯,几乎不溶于水,微有冬青油气味。

【用途】本品为抗菌消毒药,紫外线吸收剂(乙烯基塑料等的稳定剂),还用来配制香料。也用于有机合成。

【制法】反应式:略。

配料比:水杨酸 :苯酚 :三氯化磷 = 1 0.7 0.4

将苯酚,水杨酸投入干燥的反应罐,加热熔融,严格控制温度在(130±2),搅拌,缓缓滴加三氯化磷,加毕,保温反应4 h。排除氯化氢后,趁热加入65热水洗涤至pH = 7,检查洗液中氯离子不超过常水中所含氯离子,停止洗涤。冷却结晶,过滤,得水杨酸苯酯粗品。加1.2倍乙醇和适量活性炭,加热脱色,过滤,滤液冷却至5,过滤,干燥,得水杨酸苯酯。收率59%

 

陈忠源 2021614日星期一。

文章标签:橡塑助剂(光稳定剂- Salol)生产工艺。 CAS号 [118-55-8]  
文章作者:陈忠源  整理日期:2021/6/15
[文章浏览:][打印文章][发送文章]
相关文章
·橡塑助剂(发泡剂H)生产工艺。 CAS号 [101-25-7] 2019/7/4
·橡塑助剂(促进剂TETD)生产工艺。 CAS号 [97-77-8] 2019/7/9
·橡塑助剂(促进剂M)生产工艺。 CAS号 [149-30-4] 2019/10/9
·橡塑助剂(增塑剂DIPP)生产工艺。 CAS号 [605-50-5] 2020/1/2
·橡塑助剂(防焦剂 NA)生产工艺。 CAS号 [86-36-0] 2020/3/20
·橡塑助剂(硬脂酸钙)生产工艺。 CAS号 [1592-23-0] 2020/4/9
·橡塑助剂(增塑剂BBP)生产工艺。 CAS号[85-68-7] 2021/6/3
·CAS号[102-77-2]合成工艺 - 橡塑助剂(促进剂NOBS) 2021/12/23
阅读说明
·本站大部分文章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本站即做删除处理。
·本站法律法规类文章转载自[中国政府网(www.org.cn)],相关法律法规如有修订,请浏览[中国政府网]网站。
·本站转载的文章,不为其有效性,实效性,安全性,可用性等做保证。
·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意见建议,请联系[网站管理员]
陈忠源化学文库
本站使用网站系统         苏ICP备10009270号-1          版权所有:无锡明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