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 溶剂黄1 (C.I. 11000) 生产工艺。 CAS号 [60-09-3]
CAS名:Benzenamine, 4-(phenylazo)- 历史参考文献:Beil. 16, 307; E1, 310; E2, 149; E3, 338; E4,
445.
用途:清漆,石蜡,树脂的着色。LookChem网登录生产与经营单位49家。 反应类别:重氮化,偶合。
原版“Colour Index”:发明者:Ch. Me’ne 1861年。有三种合成方法,无生产工艺参考文献。
反应式:本人有加注。德文原件是本人按美国人提供的PB报告编写,看过原件,但未抄录。
BIOS 1157, 27.(=胶卷PB 69124)。4-Aminoazobenzene. 英国人译自德文(无资料来源)。本人未收藏。
张澍声 《精细化工中间体及产品生产工艺》。 2006年。 P. 377-378. 译自BIOS 1157, 27和Ullmanns化工大全。
在2000 L搪瓷搅拌锅(有冷却水夹套,木制搅拌器)中加入920 L苯胺和170 L浓盐酸,迅速搅拌加入100 kg 亚硝酸钠,在此期间除外部用水冷却,并加入碎冰使温度不超过40℃。15分钟后停止搅拌,分为两层,下面的水层用深深浸入的管子抽出到大容器中,该容器可以作为数批分离液体的接受器。加入70 kg 苯胺盐酸盐,在40℃搅拌3小时。随后加入100 L 30% 氢氧化钠溶液,在45℃搅拌3小时。再将油层于水层分离,真空蒸馏出苯胺。留下的熔融的氨基偶氮苯压入350 L乙醇中,加到2000 L铸铁结晶锅(有铁的框式搅拌器和水夹套)中。在80℃完全溶解,冷却到20℃,抽滤,用150 L冷乙醇洗涤。留在漏斗中的氨基偶氮苯与175 L乙醇搅拌,蒸馏出乙醇。冷却到50℃后,第二次结晶可以得到245 kg 氨基偶氮苯。
母液及第一次结晶的乙醇洗涤液合并后送往浓缩器,蒸发到预定体积,使其结晶出来,过滤。一些不纯的氨基偶氮苯溶解在乙醇中,用于溶解第二批物料。第二次结晶合并的乙醇滤液以母液同样方法处理,得到的氨基偶氮苯保留起来,每年重结晶1-2次。
PB 25623. Manufacturing and
preparative methods foe dye intermediates.
共666页。 1946年3月美国人编目。
PB 25623, 101-113. 4-Aminoazobenzene.
德文生产工艺,未抄录。
PB 74026, 2044. 4-Aminoazobenzene.
德文生产工艺摘要,未抄录。
PB 74197, 399. 4-Aminoazobenzene.
德文生产工艺摘要,未抄录。
PB 82232, 1020-1021. “Sudangelb R” .
Aminoazobenzene. 德文生产工艺。美国人标价2.0美元,未抄录。
PB 82233, 373-374. “Sudangelb R”. Aminoazobenzene. 德文生产工艺,美国人标价2.0美元,未抄录。
国内染料专业出版物:
肖 刚 杨新玮 等 主编 《世界染料品种 – 2005年》。全国染料工业信息中心 出版。 P. 906. C.I. 溶剂黄1.
【制法】和【参考文献】,均译自原版“Colour Index”.
何岩彬 主编 《染料品种大全》。沈阳出版社 出版。 2018年。 P. 1248. C.I. 溶剂黄1.
参考文献:新增部分为本人所加。
历史文献抄录有感:
因为大家都认为BIOS和FIAT是早已过时的历史资料,所以全国染料信息中心也不会去整理这些资料,其中包括张老先生的译文。好在本人以此养老,做点这样的工作,只希望能有点使用价值。
陈忠源 2019年3月27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