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I. 活性红11 合成工艺。 CAS号 [57583-69-4]
CAS名:2,7-Naphthalenedisulfonic acid,
5-[(4,6-dichloro-1,3,5-triazin-2-yl)amino]-4-hydroxy-3-[(1-sulfo-2-naphthalenyl)azo]-.
Trisodium salt. 反应类别:重氮化,偶合。 LookChem网登录生产与经营单位4家。
用途:纤维染色。合成其它活性染料:活性红31, 31.1, 58, 188, 196, 202, 218, 250, 265,
270, 279等。
合成工艺,反应式:本人有加注,其中CAS号 [7538-88-7] 已上网。
上海市有机化学工业公司《染料生产工艺汇编》。1976年内部资料。P. 279-281. 活性艳红K – 10B。第一次缩合产物。
该生产工艺采用吐氏酸重氮化,先与H酸偶合。其产物CAS号 [5045-23-8],与三聚氯氰偶合。所以不再抄录。
国内研究动态。
王乃伟 赵德丰 张 蓉(大连理工大学)。Cibacron Red H的结构剖析。 [J] 染料工业。2001, 5, 37-38 (16).
其分析内容,不再抄录。其验证。先将H酸与三聚氯氰缩合后,再与吐氏酸重氮盐偶合,以下也不再抄录。
孟宪娟(天津德凯化工)。《2-萘胺-1-磺酸重氮化技术的改进》。 [J] 染料与染色。2016, 5, 40-42 (61).
试验采用含叔氨基醇类及聚氧乙烯醚类成分的助剂。加助剂的合成方法抄录如下:
(1)加助剂低温反应:在2000 ml烧杯中加入0.15 g助剂,500 ml水,搅拌均匀,备用。
取1 mol 吐氏酸于5000 ml烧杯中,加入1000 ml水,搅拌均匀。加入上述溶液,搅拌15 min。冰水浴降温至0-2℃,加入1.3 mol浓度30%的盐酸,浓度20% 的亚硝酸钠溶液(折合100% 的NaNO2 1.02 mol),温度升至5-8℃,保持此温度重氮化3 h。
(2)加助剂较高温度反应:在2000 ml烧杯中加入0.15 g助剂,500 ml水,搅拌均匀,备用。
取1 mol 吐氏酸于5000 ml烧杯中,加入1000 ml水,搅拌均匀,加入上述溶液,搅拌15 min。冰水浴降温至6-8℃,加入1.3 mol浓度30% 的盐酸,浓度20% 的亚硝酸钠溶液(折合100% 的NaNO2 1.02 mol),温度升至13-15℃,保持此温度重氮化1.5 h。
结论:助剂的加入及反应温度的提高有助于降低三废,提高原料转化率,降低生产成本。
参考文献:2篇。
抄注:吐氏酸重氮化用于C.I.酸性黄52(C.I. 19040)。CAS号 [6359-56-4] 的生产工艺,早有美国人公开报道过德国生产工艺。
FIAT 764 – Echtlichtgelb X. 见PB 70407, 7188-7190(1939年生产工艺)和PB 74067, 840-842. 国内有进口胶卷!
尚庆梅 徐飒英 宋志承(沈阳化工研究院)。《活性深红的合成研究》。[J] 染料与染色。2017, 1, 14-16 (29).
吐氏酸重氮化:[61572-63-2]。
在100 ml三口瓶中加入2.7 g 30% 盐酸和少量水,冰水浴降温至0-5℃。同时在烧杯中称取2.23 g 2-萘胺-1-磺酸,加入20 g 的水,碳酸钠调pH =6.5-7,加入0.69 g 亚硝酸钠使其混合均匀,降温,然后倒入盐酸溶液中。于0-5℃下保持盐酸和亚硝酸钠微过量,反应1 h,用少量氨基磺酸消除过量的亚硝酸,在5-10℃调整重氮盐pH =6-6.5,备用。
抄注:因为偶合物不同,所以下面不再抄录。总之,未提及上面所抄录的资料。
曹世川 张克栋。 《环保型活性红ED 的合成新工艺研究》。 [J] 染料与染色。2019, 4, 9-13. 抄录活性红11酸式体的合成。
1. H酸与三聚氯氰的制备:[7538-88-7]。
将H酸加入烧杯中,按浓度15% 加水打浆,然后用30% 的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将溶解物滴加到三聚氯氰冰磨中,进行缩合反应。反应终点用TLC(蒲层色谱法)监控,H酸反应完全即为终点。
2. 吐氏酸重氮化过程:[61572-63-2]。
将吐氏酸先打浆溶解后,加入30% 的盐酸使吐氏酸均匀析出,然后再加入亚硝酸钠进行重氮化,以HPLC(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重氮化反应过程。吐氏酸完全转化为终点,由此得到吐氏酸重氮盐。
3. 偶合物的制备:[25926-16-3]。
将步骤2的吐氏酸重氮盐加入到步骤3的缩合物中进行偶合反应,并加入相转移催化剂(季铵盐)促进偶合,偶合终点用蒲层色谱法监控。
参考文献:按合成新工艺,共12篇。(抄注:未提到上述抄录的文献)。
C.I.活性红应用性能。
日本化药染料便览。 1982年。P. 559. 各项染色性能与染色数据。
国内染料专业出版物。
童国通 主编《染料生产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 2017年。 P. 109-129. 第四章 活性染料及生产技术。
未见有本产品的报导。
何岩彬 主编《染料品种大全》。 沈阳出版社 出版 2018年。 P. 1139. C.I. 活性红11。
制法:是按《上海染料生产工艺汇编》编写。
读报有感:
2019年10月15日新民晚报。P. 5. 关于第二届世界科学论坛。说哪些科学家淡泊名利,踏实工作,不追逐名利。我想应该继续努力,至少在最后的年代,多做点有用的小事。当然,仍然要再次谢谢大家的点读!
陈忠源 2019年10月17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