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 还原橙 7 = C.I. 颜料橙43 (C.I. 71105) 生产工艺 CAS号: 4424-06-0]
CAS名: Bisbenzimidazo[2,1-b:1’,2’-j]benzo[lmn][3,8]phenanthroline-8,17-dione
发明者: W. Eckert and H. Greune 1924年。
生产工艺文献: BIOS 987, 107; BIOS-MISC 55, App.5; FIAT 1313,2, 164, 168.
BIOS 987, 107-108. Indanthrenbrillantorange GR. 德文工艺摘要。未注明年份。
FIAT 1313,2, 168-169. Indanthrene Brilliant Orange GR and Indanthrene Bordeaux RR. 英文,译自德文。
PB 25627, 2276-2283. Indanthrenbrillantorange GR. 1937年5月。 见译文。
PB 70250, 3808-3815. 同上。 Becker. 1941年。 未抄录。
PB 70338, 10898-10904. 同上。 Eckert und Becker 1941年。 未抄录。
PB 73377, 1869-1871. 同上。 调査问卷。未抄录。
PB 73484, 1101-1102. 同上。 Mueller 1934年。未抄录。
PB 73719, 2332-2343. 同上。 1937年8月。未抄录。
PB 74120, 658-685. 同上。1941年11月7日。 见译文。
PB 74778, 9917-9921. 品种卡片,含加工配方。部分抄录。
非纺织品上应用:
Kosmetische Faerbemittel / Colours for Cosmetics C-ext. Orange 14 (3pp) 1984年。
Coloring of Foods, Drugs and Cosmetics p. 264-265. 1999年。
阴丹士林亮橙GR 生产工艺规程 1937年5月。 PB 25627, 2276-2283.
设备: 略!
投料量:
投料用: 猩红GG (还原红14) 200公斤。 乙醇 2000公斤。 粉状苛性钾 400公斤。 水 140公斤。
调浆用: 乙醇 95% 420公斤。 苛性钾溶液,52% 200公斤。 水 33公斤。
洗涤用: 乙醇 95% 290公斤。 苛性钾溶液,52% 135公斤。
操作步骤:
在1号锅内预先加入95%乙醇1000公斤,水140公斤,但现行工艺只加90%的回收乙醇2140公斤,它是由母液蒸馏回收得到的,然后加入粉状苛性钾400公斤,加碱时温度不要超过400C.保持温度搅拌半小时,在0.5-1小时内,经筛网加入200公斤猩红GG,加毕,在1.5 -2小时内加热到650C.,保温4小时(取样1),此时所生成的钾盐加成物中,橙色加成物比较难溶,而栆红加成物是易溶的,于3小时内用冷却水将物料冷到200C.,再搅拌1-1.5小时。为使橙色钾盐加成物的结晶粒子不是太细,最好在冷却到200C.后,静止6小时或更多一些时间。
冷却后的物料,分三份于2号压滤吸滤器中过滤,滤液放在7号贮槽内,过滤时间为24-36小时(也可用较大的过滤器过滤),滤饼加到预先加有调浆液(95%乙醇420公斤,52%苛性钾溶液200公斤水33公斤)的3号调浆锅内,加热到650C.,保温1小时,冷却到200C.,保温4-5小时,用4号压滤吸滤器过滤,母液放入7号贮槽,滤饼用11号锅配制的洗涤液(95%乙醇290公斤,52%苛性钾溶液135公斤)洗涤,每次压入1/3的洗涤碱,过滤和洗涤时间为24-48小时,最后的洗涤滤液(取样2),看是否还有栆红存在,合格后分二批慢慢加到预先加有3立方米600C.热水的5号锅内,加水到4立方米,加热到500C.,用6号两台压滤机过滤,滤饼洗涤到中性,过滤和洗涤时间为24小时。
产量:
用吡啶法生产的猩红GG,分离得到亮橙GR 100% 计,118公斤。
用醋酸法生产的猩红GG,分离得到亮橙GR 104-106公斤。滤饼含固量为23-25%。
附注:
按上述方法生产得到的染料,是一种无定形的絮状物,很适宜于用来配制特浆(Suprafix Paste),如果得到一种细结晶,它适宜于用来配制浆状或粉状。
乙醇母液的回收:
将7号设备所收集的母液和洗液,约3000升,压到8号蒸馏锅进行蒸馏,蒸得的乙醇浓度约为90%,收集到9号贮槽内,通过它压到1号锅回用。最先蒸出的乙醇浓度为93-94%,总回收乙醇平均浓度90%,当乙醇浓度只有80%时,停止蒸馏。加入约300升水,再行蒸馏,此时馏份收集到10号贮槽内,得低浓度乙醇约40公斤,它可放入下一批母液中。乙醇回收率为90-93%。蒸馏后的残留物中含有部分溶解的枣红,将其压到12号贮槽,加水稀释到8立方米,加热到700C.,到不再有栆红析出,用13号压滤机过滤,洗涤到中性。 栆红回收量: 吡啶法: 100% 70公斤。 醋酸法: 100% 80-90公斤。
生产控制:
取样1: 样品中应不再有猩红GG,料液呈无色,用显微镜观察为片状结晶。
取样2:
2毫升滤液,用15毫升水稀释,呈现黄色,不应该有染料析出,加少数盐酸后,析出一些橙红色絮状的亮橙,如果其中有栆红,颜色应该更红一些(可与标准溶液对比)。
阴丹士林亮橙GR 特浆 (10%)配制:
100% 染料 10公斤。 100% 2,6-二羟基蒽醌 0.2公斤。 甘油 30公斤。
扩散剂 0.1公斤。 酚类防腐剂 0.3公斤 加水到100.
先将染料滤饼和计量的甘油,水以及扩散剂一起在转鼓中调浆,然后通过100号筛网送到7立方米标准化锅内,标准化后,再通过300号筛网放到衬胶桶内。
阴丹士林亮橙GR 生产流程图: 略!详见原文。
阴丹士林亮橙GR (还原橙7)与阴丹士林栆红RR (还原红15)生产工艺规程
PB 74120, 658-685. 1941年11月7日。
其内容基本上与FIAT 1313,2, 168-169 相同。现将不同点译述如下:
I. 投料量: 投入 阴丹士林猩红GG色基P 200公斤。
II. 产率:
得阴丹士林亮橙GR 118公斤,合重量收率:59%。
历年重量收率: 年份: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收率%:57.8 57.8 60.3 57.7 58.9 59.4 59.4
得100% 阴丹士林栆红 约 82公斤。
以下,略!
1937年到1944年产量统计表: 单位:吨。 抄自PB 73377.
品名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萘四甲酸 18.1 10.3 17.1 7.9 7.5 13.5 7.1 9.8
猩红GG色基P 18.6 22.4 14.2 4.4 10.4 8.0 4.6 --
猩红GG(还原红14) 2.5 5.2 5.5 2.3 1.6 4.3 10.0 18.7
亮橙GR(还原橙7) 9.6 11.2 7.1 1.7 4.3 2.1 1.1 2.5
栆红RR(还原红15) 2.1 3.0 8.1 1.2 5.5 6.7 3.1 2.1
加注:以上译文和一些抄注,主要是说明有这些历史资料。特别是生产工艺的变化和一些问题的讨论。
当然,一些资料您是看不到的,一是胶卷,没有人会去看,二是网上不可能会有。
再有,一些资料无人整理,当时也没有CAS号,所以不可能知道你要的资料在哪个胶卷里?
陈忠源 2016年4月28日 于 无锡 明辉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