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发布文章]  [中文繁體]
 [选项]
首页书评CAS和EC编号合成工艺函授问答会员登录
    文 库 搜 索
[选项]
    推 荐 文 章       More...
  没有找到相关数据
    阅 读 排 行
CAS号[88-51-7]生产工艺(增补) - 2-氨基-4-氯-5-甲基苯磺酸(2B酸) CAS号[88-51-7]生产工艺(增补) - ..
CAS号[88-51-7]生产工艺(增补)..
CAS号[115-17-3] 生产工艺 - 三溴乙醛 CAS号[115-17-3] 生产工艺 - 三..
CAS号[115-17-3] 生产工艺 - ..
CAS号[76716-29-5] 1-氨基-2-乙酰基-4-溴蒽醌 CAS号[76716-29-5] 1-氨基-2-乙..
CAS号[76716-29-5] 1-氨基-2-..
CAS号[14121-55-2]合成工艺- 2,3-二羟基-6-羧酸喹噁啉 CAS号[14121-55-2]合成工艺- 2,3..
【CAS名】6-Quinoxalinecarbox..
CAS号[82-44-0]生产工艺(增补) - 1-氯蒽醌 CAS号[82-44-0]生产工艺(增补) - ..
非汞法合成1-卤, 1,5- / 1,8-..
CAS号[60-51-5]生产工艺 - 农药[乐果] CAS号[60-51-5]生产工艺 - 农药[..
资料I:(日)有机化合物辞典..
CAS号[99-10-5]生产工艺 - 3,5-二羟基苯甲酸 (增补) CAS号[99-10-5]生产工艺 - 3,5-..
【增补说明】2019年8月20日上..
C.I. 碱性蓝9(C.I. 52015)生产工艺。    CAS号 [61-73-4] C.I. 碱性蓝9(C.I. 52015)生产..
C.I. 碱性蓝9(C.I. 52015)..
  文 章 信 息
    CAS号 [121-69-7] 生产工艺 N,N-二甲基苯胺
[点击留言][评论][收藏]
[文章分类:合成工艺/合成工艺][字体:隶体/楷体/宋体/黑体][字号:12px/14px/16px/18px][颜色:] 

CAS号 [121-69-7] 生产工艺       N,N-二甲基苯胺

CAS名: Benzenamine, N,N-dimethyl-历史参考文献: Beil. 12, 141; E1, 151; E2, 82; E3, 245; E4, 244.

用途: 酸性橙52。 酸性红。 酸性绿11。 碱性红51, 53。 碱性紫3, 18。 碱性蓝1, 2, 9, 35, 53, 54, 64。 碱性绿4。 分散红41。 分散黑3, 7。 媒介紫6。 溶剂黄2。 溶剂紫9。 溶剂蓝8。 溶剂绿1。 颜料紫3, 39。 颜料蓝9。颜料绿4。香料。

生产工艺参考文献: 按本人手头资料整理如下。

BIOS 986, 174-175.(=胶卷PB 77764)No. 109.  N,N-Dimethylaniline. (I.G. Ludwigshafen). 英国人译自德文。抄录如下。

反应式: 本人有加注,译者未说明资料来源。本资料为PCl3 法。

Raw materials Used:

    Aniline, up to I.G. specification, as free as possible from toluidine (or fore-runnings from monomethylaniline Process).

    Methanol used commercial quality 98-99%.  Phosphorus trichloride. Technically pure.  Sodium carbonate, commercial quality.

Method:

    This process has hitherto been used exclusively in the small scale technical plant.  Into a high pressure autoclave made ofChromium-molybdenum cast steel, 450 atmospheres working pressure (6600 lb/in2:) and 1,200 litres (265 gall.) capacity, are chargedaniline and methanol (or aniline-dimethyl-aniline mixture and methanol) in the molecular proportion 1:2.5, 0.9% phosphorus trichloridereckoned on the aniline (or aniline dimethylaniline mixture).  The total charge is about 800 l. (176 gall.).  The autoclave is heated to270-280℃, taking 4 hr. and held 3 hr. on temperature.  According to the methanol content, the pressure is 70-110 atmospheres.  Thebatch is cooled to 180℃. by means of a built-in cooling coil, using water; and the excess methanol and the water of the reaction aredistilled off.  The crude oil now contains no aniline and about 75-90% dimethylaniline.  To complete the metylation, a fresh 0.8% ofcatalyst and 10 times the amount of methanol calculated on the dimethylaniline from its composition are added to the oil remaining inthe autoclave.  The batch is heated 3 hours longer at 250-260℃. at 70-90 atmospheres pressure.  After cooling, the excess methanolis again distilled off, and the batch is blown at 90℃ to the neutralizer, and neutralized with caustic soda.  The crude oil contains 99.5 –99.7% dimethylaniline, and is separated from small amounts of high boiling impurities by distillation in steam or in vacuo.  The outputper autoclave can be estimated at about 12-15 tons per month.

细田豊 (理论制造染料化学)1957年。P. 466-467.ジメチルアニリン. 抄录如下。

    硫酸法: (Groggins, Unit Process 4th ed. 331; Fierz-Blangey, Farbenchemie.)

    纯アニリン100 kg,纯メタノ- ル(アセトンおよびエタノ- ルの含有は异常压力の原因となる)110 kgを混し,94% 硫酸10 kgを加え搅拌した後オ- トクレ- ブに装入し,2 hで2050に上げ,205-2100(约32 气压)に6 h保つ。つぎに少し冷して過剩のメタノ- ルをぬき内容を中和机に移し,NaOHで中和し水蒸汽蒸馏または真空蒸馏する。收率95%。

    PCl3 法 (モノメチルアニリン)CIOS XXVII-80.  PB 74054. 主要是一甲基苯胺,不再抄录。

张澍声 《精细化工中间体工业生产技术》 1996年。 P. 72-73.  N,N-二甲基苯胺。  译自BIOS 986,174.抄录如下。

    I.G. Ludwigshafen工厂曾经以小规模利用本工艺进行生产。

    在铬钼钢的高压釜(工作压力450巴,容积1200 L)中,加入苯胺和甲醇(或苯胺-二甲基苯胺化合物和甲醇),分子比为1:2.5,磷酰氯(苯胺的0.9%),总加料量为800 L。高压釜加热到270-280℃, 约需4小时,再在此温度保持3小时。根据甲醇含量,压力为70-110巴。经内部蛇管用水冷却到180℃。过量的甲醇和反应生成的水蒸馏出来。粗的油状物不含苯胺,约含75-90%二甲基苯胺。为了完成甲基化反应,向高压釜内的残留的油中加入0.8%的催化剂和10倍量的甲醇(以二甲基苯胺计)。反应物在250-260℃及70-90巴加热3小时。冷却后,过量的甲醇再蒸馏出来,反应物在90℃压入中和器中,用碳酸钠中和。粗油含99.5-99.7% 二甲基苯胺,水蒸汽蒸馏或真空蒸馏,使与少量高沸点杂质分离。

PB 25602, 932-940.  No. 3054-0.  N,N-dimethylaniline. H2SO4   法德文生产工艺。未抄录。

PB 25602, 941-945.  Active alumina catalysr for dimethylaniline production. 德文活性氧化铝催化法。未抄录。

PB 25623, 73.  Purification of dimethylaniline with chlorosulfonic acid.  德文氯磺酸精制法。未抄录。

PB 25623, 76-77.  “Oil – D”  磷酸和溴为催化剂生产二甲基苯胺。未抄录。

PB 70058,8823-    .  Dimethylaniline. 德文二甲醚法生产工艺。  1945年7月25日。未抄录。

FIAT 1313, I, 418-430.  Manufacture Process for Dimethylaniline. I.G. No. 3054-0. (I.G. Ludwigshafen)  1945年7月25日。  如下。

    本文为英文译文,译者未说明资料原件。经核对,为PB 70058,德文原件的英译文,其中含生产工艺流程图,因页面太多,

不再抄录。

 

俄。А。В。Елцова。 染料及中间体实验室合成方法。 1985年。§。4.1.  N,N-二甲基苯胺。译自俄文。

    预先准备:(a) 50毫升蒸馏苯胺, (b) 12毫升30%氢氧化钠溶液。

    将装有搅拌,耐压5mpa的250毫升搪瓷压热器,置于电加热油浴中,加入46毫升新蒸馏的苯胺,75毫升甲醇和2.5毫升浓硫酸,密闭压热器,加热到210-215℃(油浴),在此温度搅拌保温6小时(压热器压力为3-3.5 mpa),于室温放置过夜,然后打开压热器,反反应物中加入12毫升30%的氢氧化钠溶液,重新密闭压热器,加热到170℃(浴温),保温5小时,再一次放置过夜。

    用500毫升蒸馏烧瓶组装成水汽蒸馏装置,打开压热器,将反应物料倒入蒸馏烧瓶,用水蒸汽蒸出二甲基苯胺到馏出液完全透明为止(约500毫升),蒸出的二甲基苯胺液在玻璃棒搅拌下用细盐盐析,每100毫升液体用20-25克盐。将盐析液置于1升分液漏斗中,分出二甲基苯胺。用100毫升克氏烧瓶组装成减压蒸馏装置,烧瓶内加入二甲基苯胺,于4.6 kpa 剩余压力下减压蒸馏,收集沸点100℃的馏份。浅黄色液体;大气压下沸点194℃;34 kpa 153℃; 4.6 kpa 100℃; 1.78 kpa 77℃; 蒲层展开(CCl4),Rf 0.42; 易溶于氯仿;可溶于乙醚,甲醇,乙醇,丙酮,苯;在光和空气作用下,颜色变深,需存放在具磨口的深色瓶中。


上海市有机化学工业公司 《染料生产工艺汇编》 1976年。 P. 17-18.  N,N-二甲基苯胺。抄录如下。

    1. 二甲基化: 在850升高压釜中压入由182公斤(以100%计)工业甲醇,98公斤(以100%计)回收甲醇(比重不大于0.875/20℃),24.1公斤(以100%计)硫酸(用工业98%硫酸)和228.2公斤(以100%计)苯胺配制而成的物料,密闭高压釜,于210-215℃,表压未30-33公斤/厘米2,反应4小时。 放压至3-4公斤/厘米2表压,然后物料藉余压排放至分离器,在搅拌下加入30%液碱81公斤中和,静置,分出下层季胺盐。油层和和加压水解而得的粗制二甲基苯胺于真空度745毫米汞柱进行真空蒸馏,分去凝点不合格的馏份,成品的凝固点大于1.8℃。放压排出的尾气,经冷凝器收集,再蒸馏,回收甲醇。

    2. 加压水解: 由分离器分出的季胺盐水溶液,在配料锅中搅拌均匀,然后压至高压釜中,升温至100℃左右,回收部分甲醇。密闭高压釜,升温至165℃, 表压为16公斤/厘米2左右,反应3小时。降压,物料压至分离,分去废水,油层和下批甲基化分离出的粗油合并,进行真空蒸馏。于745毫米以上真空度加热,先蒸出水分,再收集成品(sp 71.8℃)至130℃停。

    收率;  96%(以苯胺为基础)。  (抄注:二甲基苯胺硫酸盐。 C8H11N . H2SO4  其CAS号[58888-49-6])。

天津染料工艺汇编。 1980年。 P. 12-13.   N,N-二甲基苯胺。抄录如下。

    操作方法: 将(100%)242.8公斤工业苯胺,(100%)266.8公斤的工业甲醇,和(100%)28公斤的硫酸(用93%工业品)放到混料罐中搅拌混合均匀。然后装入1000升高压釜中,在205-215℃, 相应压力为30-32公斤/厘米2,保温反应5小时,反应,终了,放压,回收未反应的甲醇,经过精馏提纯后,回收再用。高压釜压力降至0后,打开出料口用真空将物料吸到中和分离槽中和预先备好的86公斤30%烧碱进行中和,静置分层后,分出上层粗二甲基苯胺送去进行减压蒸馏,下层为季胺盐水溶液,装入加压水解釜中于160℃, 14-16公斤/厘米2压力下,保温反应3小时,然后放压回收甲醇。物料用蒸汽压入水蒸汽蒸馏釜中进行水蒸汽蒸馏,蒸出的成品和减压蒸馏成品一并送入脱水罐中,用固体NaOH脱水,即为成品。

 

陈忠源  2017年11月27日

文章标签:CAS号 [121-69-7] 生产工艺 N,N-二甲基苯胺  
文章作者:陈忠源  整理日期:2017/11/28
[文章浏览:][打印文章][发送文章]
相关文章
·CAS号 [98-36-2] 生产工艺 3-氨基-4-氯苯磺酸 2017/3/23
·CAS号 [98-47-5] 生产工艺 间硝基苯磺酸 2017/3/24
·CAS号 [88-91-5] 生产工艺 4-氯-3,5-二硝基苯磺酸 2017/3/27
·CAS号 [88-63-1] 生产工艺 2,4-二氨基苯磺酸 2017/3/28
·CAS号 [89-02-1] 生产工艺 2,4-二硝基苯磺酸 2017/3/29
·CAS号 [88-45-9] 生产工艺 2,5-二氨基苯磺酸 2017/3/30
·CAS号:[24460-11-5] 生产工艺 2016/3/25
·CAS号; [82-21-3] 生产工艺 1,5-二苯氧基蒽醌 2016/4/18
·C.I. 颜料黄 101 (C.I. 48052) 生产工艺 CAS号: [2387-03-3] 2016/4/19
·CAS号: [92-00-2]生产工艺 间氯双羟乙基苯胺 2016/4/20
阅读说明
·本站大部分文章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本站即做删除处理。
·本站法律法规类文章转载自[中国政府网(www.org.cn)],相关法律法规如有修订,请浏览[中国政府网]网站。
·本站转载的文章,不为其有效性,实效性,安全性,可用性等做保证。
·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意见建议,请联系[网站管理员]
陈忠源化学文库
本站使用网站系统         苏ICP备10009270号-1          版权所有:无锡明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