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号; [82-21-3] 生产工艺 1,5-二苯氧基蒽醌
CAS名: 9,10-Anthracenedione, 1,5-diphenoxy-
生产工艺文献: BIOS 1493, 8. 1,5-Diphenoxyanthraquinone. 德文摘译的英文。 见抄录文。
PB 25627, 2542-2548. Thiolaether. 1934年5月9日。 1美元。 见译文。
上海染料生产工艺汇编,443. 2. 苯氧基化。
用途; 合成1,5-二氨基-4,8-二羟基蒽醌。
1,5-二苯氧基蒽醌生产工艺 译自PB 25627, 2542-2548.
反应式:
工艺过程:
1,5-二氯蒽醌在苯酚中与苯酚钠于1700缩合成1,5-二苯氧基蒽醌,加稀碱析出产品。
投料量: 1,5-二氯蒽醌: 99% 220公斤。 = 100% 217公斤。
苯酚: 1000公斤。 氢氧化钠: 30% 300公斤。 = 100% 90公斤。
收率: 得45%湿品 630公斤 = 98%干品283公斤 = 100% 277公斤。收率: 91.5%
操作步骤:
在熔融锅内加入1000公斤苯酚和280公斤30%氢氧化钠液(=210升),于100-1050减压(50mmHg)蒸馏,到25-300热蒸馏液清亮并不再有水为止。关真空,加热到1400,在停止加热下,迅速加入220公斤1,5-二氯蒽醌到900升苯酚中,为防止苯酚蒸汽要打开适量的真空,加毕密闭设备,由于反应放热,在半小时内会使温度上升到1700,半小时后下降到1600,一般需在高温反应一小时(取样1),冷却至1300,用750升800热水稀释,静止过夜,使苯氧基蒽醌全部析出,第二天(取样2),于500压滤,滤饼于碱处理锅内加1200升水和100公斤30%氢氧化钠液搅拌,加热到700,趁热压滤,滤液为第一次,滤饼再加水1200升和50公斤氢氧化钠液,搅拌加热,抽滤并洗至中性,这次滤液和洗液可用作下批稀释用水。
原料指标: 1,5-二氯蒽醌:熔点 2460. 苯酚:沸点 180-1810
生产控制: 取样1. 取5毫升,加1毫升30%氢氧化钠液和10毫升水,搅拌,抽滤,洗到中性。
a) 烘干后,溶于浓硫酸必须为蓝色,如果较红,需进一步加热反应。
b) 取0.2克干品,与金属钠熔融,倒入蒸馏水中,用硝酸酸化,煮沸过滤,滤液加硝酸银应
无沉淀物,煮沸仍然清晰。
取样2. 取100毫升滤液,无论是加20毫升水或是加20毫升30%氢氧化钠液,均应有足够的沉淀。
成品。 分析含量:98-99%。必须不含氯,加碱处理应无红色滤液。
苯酚的回收:
母液及第一次洗液用120公斤78%硫酸(=70升)酸化(取样1),然后加450公斤工业盐盐析(取样2),放置二小时,分层,苯酚层压入蒸馏釜,加入2公斤碳酸钠碱化(取样3),蒸馏回收苯酚。
苯酚回收量 = 683公斤每批 = 加入料的24.1%。
取样1. 对刚果红显酸性。 取样2. 加盐后,水层不能再浑浊。 取样3. 对石蕊试纸呈碱性。
生产经验:
1. 正常产品为纯黄色,红光表示有1,5-二羟基蒽醌存在,绿光表示有微量未反应的原料。
2. 在145-1500加热反应二小时,不到终点,可冷却到1000,追加10-20公斤粉碎的苛性钠,再在145-1500反应1-2小时。
设备: 略!
关于BIOS。 我说是二手货,这次再次摘录,供参考。
BIOS 1493, 8. 1,5-Diphenoxyanthraquinone 本人认为是PB 25627,2542-2548的摘译文。
100 litres phenol (打字少一个零), 84 kg caustic soda (100%) and 220 kg 1,5-dichloroanthraquinone are heated to 1700 in an iron vessel and then kept at 1600 until the reaction is free from organic chlorine. The charge is then diluted with 750 l. warm water, cooled and filtered in a press. The cake is mixed with 1200 l. water and 100 kg 30% caustic soda and at 600 , it is filtered in a press and mixed again with 1200 l. water, 10 kg caustic soda (30%), filtered at 700 and washed neutral.
Yield = 285 kg. 本文未说明德文原文。
细田豊 理论制造染料化学。1957年。P. 576. 他说明译自BIOS 1493. 所以也少一个零。
(1) 1,5-Diphenoxyanthraquinone.
石炭酸100 L, NaOH 84 kg, 1,5-シ”クロルアントラキノン220 kgを1600 に保温して反应终れは”湯750 Lを加え冷して滤過し, ケ-クを水1.2 t, NaOH 30% 100 kgと600 て”ませ”滤過し, ケ-クを再ひ”水 1.2 t と
NaOH 30% 10 kg とませ”て700て”滤過,水洗する。 285 kg.
加注: 本人也有不少打错的,如C.I. 溶剂蓝35,反应式中的1,4-二羟基蒽醌,少了二个-OH,请改正!
因原文不容易查找,部分抄录如下。
Vorschrift zur Fabrikation von Thiolaether.
III. Arbeitsweise.
Der mit 1000 kg Phenol und 280 kg Natronlauge 30%ig (=210 l.) beschickte Schmelzkessel (1) wird bei 100-1050 solange der Destillation unter vermindertem Druck (50 mm. Hg) unterwerfen, bis das ca. 25-300 warme Destillat vollkommen klar und somit wasserfrei ist. Bei abgestelltem Vakuum heizt man dann auf 1400, kippt, ohne die Heizung abzustellen, in die 900 l. Heisses Phenol 220 kg Dichloron TH schnell fassweise ein, wobei ein gerade hinreichender Vakuumzug das Austreten von Phenol. Durch die freiwerdende Reaktionswaerme steigt die Temperatur innerhalb 1/2 Std. Auf 1700, um dann noch 1/2 Std auf 1600 zu fallen. Die Reaktion ist im allgemeinen 1 Std. Noch Erreichung der Hoechsttemperatur beendet (Probe 1). Man kuehlt auf 1300 ab, verduennt mit 750 l. 800 warmem Wasser und laesst den Kessel zur voelligen Abscheidung des Thiolaether ueber Nacht stehen. Am andered Morgen (Probe 2) presst man bei 500 in Presse (3). Der Presskuchen wird (in Kessel 2) mit 1200 l. Wasser und 100 kg Natronlauge 30%ig angeruehrt, auf 700 erwaermt und heiss gepresst. Das Filtrat kommt zum ersten Ablauf. Der Presskuchen wird nochmals in 1200 l. Wasser und 50 kg Natronlauge gut verruehrt, aufgekocht und auf Nutsche 960 neutral gewaschen. Dieser und die naechtsten Ablaufe werden zum Verduennen und Auskochen der naechsten Partie benutzt.
Ausbeute. 630 kg Thiolaether feucht 45%ig = 283 kg trocken 98%ig = 277 kg 100%ig = 91.5% d. Th.
Hoechste Laboratoriumausbeute: 92.0% d. Th.
致读者:
从学习或是了解过去,多读点历史资料还是有用的。要分别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
很可惜,我手头未收录很多PB报告。目前只有利用现有的资料,译文会有错,仅供参考。
中间体,以CAS号列出。
陈忠源 2016年4月18日。 于无锡 明辉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