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 酸性红114 (C.I. 23635) 生产工艺 CAS号 [6459-94-5]
CAS名: 1,3-Naphthalenedisulfonic acid, 8-[[3,3’-dimethyl-4’-[[4-[[(4-methylphenyl)sulfonyl]oxy]phenyl]azo]
[1,1’-biphenyl]-4-yl]azo]-7-hydroxy-,disodium salt.
发明者: A.Weinberg 1889年。
生产工艺文献:
PB 25627,243-249.Diaminscharlach 3B. 1932年6月。德文生产工艺规程。1美元。未抄录。
反应式: 本人有加注。
[6459-94-5] 是Diaminscharlach RS.= C.I. Acid Red 114.
注: 结构式中,苯酚。C6H6O
= 94.11. CAS号 [108-95-2] 忘打了,请改正。
PB 74025, 1463. Diaminscharlch
3B. 是1945年生产工艺摘要。未抄录。
染料应用数据: 日本化药染料便览 1982年,p. 364-365.
生产要点: 从一起退货的质量问题说起。时间:1994年。地点:泰国一家台资工厂。
早期德国生产工艺,有操作要点和生产控制点,但对现在的产品要求已不够用了。当时生产工艺中已采用了PC (Paper Chromatograpy)。 应是先进技术,问题是缺乏结构与颜色的基础理论知识,加上他们所采用的展开剂是:Propanol : NH4OH = 2:1.
其中氨水是易挥发的试剂,加上使用问题,所以未发现最后一步的酯化有问题,即为酯化不完全。为什么?因为未酯化的中间染料[117-32-8],其酚羟基是红色的,它易于成为酚钠盐或酚铵盐,而成为紫色的斑点,由于氨气不足,未出现紫色斑点,而认为已到终点。最后本人建议改用:Propanol: 5% NaHCO3 = 2:1.。酯化控制在没有紫色斑点。生产中对甲基苯磺酸是分批加的,结果良好。
陈忠源 2016年10月10日 于 无锡 明辉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