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 酸性红186 (C.I. 18810) 生产工艺 CAS号: [52677-44-8]
CAS名: Chromate(1-), [4-[[4,5-dihydro-3-methyl-5-oxo-1-(3-sulfophenyl)-1H-pyrazol-4-yl]azo]-3hydroxy-
-1-naphthalenesullfonato(4-)]-. Sodium
发明者: H. Kaemmerer 1927年。
生产工艺文献: BIOS 961, 73, 165. 英文摘译文。 FIAT 764 – Palatinechtrosa BN. 未说明PB报告号。
PB 25625, 970-4. Palatinechtrosa BN. 1936年9月。 1美元。未抄录。
PB 73561, 207-13. Palatinechtrosa BN. 1943年4月30日。译文如下。
派拉丁坚牢桃红BN 生产工艺规程 Lu. 厂 1943年4月30日。
产品名称,学名,分子式和分子量: 派拉丁坚牢桃红BN.
化学过程: 重氮化的1-氨基-2-萘酚-4-磺酸,在碳酸钠碱性条件下与1,3,5-吡唑酮-3-磺酸偶合,所得单偶氮染料,用甲酸铬络合。
反应式: (本人有加注)
重氮氨基萘酚磺酸 1,3,5-吡唑酮-3-磺酸 含4结晶水是原件所述!
理论投得量与每百公斤投得量: 重氮氨基萘酚磺酸 + 1,3,5-吡唑酮-3-磺酸 + 三氧化二铬→ 染料。
200 (100%) + 203 (100%) + 61 (100%) →500 (100%)
100 102 31 → 250
实际投得量与每百公斤投得量: 200 (100%) + 222 (100%) + 75 (100%) →1845
100 + 111 + 38 →923.
生产周期与日产量: 7天(不包括烘干)
A. 设备: 略!
B. 操作步骤:
1. 偶合:
在偶合桶内加入1000升水和140公斤碳酸钠,于200C.溶解,然后加入222公斤100%计1,3,5-吡唑酮-3-磺酸,搅拌溶解,分批加入200公斤100%计重氮氨基萘酚磺酸湿品,搅拌过夜,次日取样(取样1)。
偶合完毕,放到预先加有1000公斤食盐和320升盐酸,并调体积到5000升的盐水内盐析(刚果红呈酸性),加热到700C.,搅拌过夜,再加水稀释到10000升,压滤,母液几乎为无色。
滤饼量: 1180公斤。
2. 铬化:
二批偶合料用300升打浆,然后加入由150公斤100%二氧化铬湿品,250公斤100%甲酰胺和1200升水溶解,并经过过滤的铬化液,加水到6000升,并快速加热到1250C.,保温反应3-5小时(取样2)。铬化完毕,尽可能趁热用750升盐酸酸化,在90-920C.搅拌5小时,最后冷搅拌,加2000升水,压滤。
滤饼量: 3400公斤。
3. 烘干:
滤饼用约800升水打浆,按实验室测定值,加入约200公斤50%液碱,pH值过高或过低会影响到染料的溶解度。滤饼要用非金属盘,在70-800C.烘箱中烘干。
得量:3690公斤,合纯染料850公斤。 收率:85%。
操作要点及不正常原因:
在1933年7月8日生产期间,染料是经碱处理的膏状物,用搪铅的铁盘,在1000C.烘干,烘干前pH 是7.0,烘干后发现铅盘有严重的腐蚀,染料色光发暗。同年9月将膏状物的pH控制在8.0,于70-800C.烘干,结果还可以,但仍有问题,所以改用非金属盘(Havegschlen)烘干。
烘干时,物料尽可能薄一些,要经常翻动。
生产控制:
取样1: 取单偶氮染料,用间苯二酚测终点。
取样2: 取经碱溶的铬化料,与标准品在滤纸上作润圈对比,如润圈的颜色太蓝,说明铬化未完成,必须再加热反应。
原料,含量,杂质,分析方法:
重氮氨基萘酚磺酸: 85-88%
1,3,5-吡唑酮-3-磺酸: 80-85%
废气与废汽: 略!
成品,含量,杂质,分析方法:
成品与标准品染色对比
专利号: DE 491513.
报告号: XIV H. Nr. 67.
标准号: 880.
陈忠源 2009年9月。
加注:
1. 单偶氮染料,1:2铬络合染料。CAS号: [95892-10-7]. EC 号: 306-070-1.
分子式,分子量: C40H24CrN8O16S4. 5H = 1057.96
2. 杨桂芳等。酸性络合染料在锦纶织物上的染色。 染料与染色[J] 2014 (3) 25-7.
3. BIOS 961. 它也是德文英译文,本人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