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号 [121-92-6] 生产工艺 间硝基苯甲酸
CAS名: Benzoic acid, 3-nitro-, 参考文献: Beil. 9, 376; 93, 1489; 94, 1055.
用途: 功能色素,医药中间体和活性蓝104等。
生产工艺文献:
PB 25624, 826-8. 粗品生产和 945-9. 纯品生产。(德文生产工艺)译文如下。
反应式: 本人有加注。
(1)硝化: 苯甲酸硝化法:(副产是邻位和对位)。
在具有冷却,加热夹套的2500升硝化锅内,先加入由1500公斤98%硫酸和30公斤水配成的96%硫酸,因为酸浓度过高易发生磺化作用。冷却至250C,加入500公斤苯甲酸(≈280公斤亚钠量),在加料过程中,应随时注意物料稠稀状况,切忌稠料在缺乏硝酸下反应,否则易产生磺化作用而影响到硝化的收率。
加料完毕,加热到700C,取样测硝化终点:取样100克,于冰水中稀释,过滤,滤饼用锌粉还原,数值应是100 = 10.6 – 10.8,收率92%,理论值(100 = 10.7)。差值为邻硝基苯甲酸和苯磺酸的损耗值。
硝化料于装有冷却蛇管,并预先加有6000升(70-800C.)热水,或上批洗水的稀释锅析出,冷却到250C,抽滤,滤饼用2000升水洗涤,洗水留存备用。
收率: 得湿滤饼约630-650公斤 = 260公斤亚钠量,收率:92.8%。
粗品中含间位体84%,其余为邻,对位体。
(2) 成盐精制:
粗制品的精制是利用异构体钠盐的溶解度不同:在装有加热,冷却蛇管的精制锅内,加入2000升水和约250公斤碳酸钠,然后加入硝化湿滤饼650公斤 = 260公斤亚钠量,于700C加热溶解,冷却到250C结晶析出,过滤,抽干,滤液可作下批成盐用。
母液可用食盐盐析,使96%以上间位体析出,母液可以处理十次,最后得到的主要是邻位体,同样,最后的滤液中也含有邻位体,所以,下一循环应该用新水。
收率: 粗制硝化体中含间位体84%,分离收率超过90%,所以按所投苯甲酸计,收率为75%。分离液中盐析回收很重要,一般盐析搅拌最好大于24小时。 质量: 间硝基苯甲酸纯度:98-99%。
(3) 酸析:
将约240公斤亚钠量的间硝基苯甲酸钠,用5000升700C热水溶解,过滤除去不溶物,700C热溶液用盐酸酸化到对刚果红呈酸性,冷却到250C, 过滤,水洗,抽干。
收率: 95%, 以苯甲酸计,总收率为70%。质量: 间硝基苯甲酸纯度:98-99%。
天津染料厂 间硝基苯甲酸生产工艺。 [J] 染料工业 1975,4, 3. 抄录如下。
将95±1%硫酸,折百82.32公斤,加入硝化锅内,开动搅拌,于600C以下,徐徐加入苯甲酸,折百24.4公斤(mp.大于1200C),加毕,升温到800C, 待物料全部溶解后,于78-820C, 约在2-3小时内,均匀地加入90-95%硝酸,折百16.38公斤(分子比,苯甲酸:硝酸 = 1:1.3),加毕,保温一小时,降温到300C以下,放入加有120公斤冰水的稀释锅内稀释,搅拌一小时,过滤,水洗(滤液脱硝浓缩,可循环使用)。
滤饼加到500公斤水中,升温到80-850C, 全溶后降温到41-420C,迅速抽滤,滤饼称重分析。 收率: 58-60%.
天津染料厂 活性深蓝K-FGR试验报告 =C.I. 活性蓝104. [J] 染料工业。1975,4, 1-6.
张澍声 精细化工中间体及产品生产工艺。2006年。P. 420-1 有二条路线,但未说明资料来源。请见原书。
加注: 德国早期生产工艺,比较详细,并讲到有磺化的可能性等,为什么至今无人利用???
陈忠源 2016年10月14日 于 无锡 明辉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