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号 [534-26-9] 生产工艺。 2-甲基咪唑啉
CAS名:1H-Imidazole,
4,5-dihydro-2-methyl- 历史参考文献:Beil. 23. E2, 26.
用途:有机合成,医药等。 LookChem网登录生产与经营单位32家。 反应类别:环合。
早期德国生产工艺:暂未找到(因为本人收录的PB报告目录有限)。
徐克勋 主编《有机化工原料及中间体便览》。辽宁省石油化工技术情报总站 出版。1988年。P. 694. 摘录。
反应式:本人有加注。
【制法】以乙二胺与乙腈为原料,在硫磺存在下环合,反应温度为98 – 150℃。
章思规 主编《精细有机化学品技术手册》。科学出版社 出版。 1991年。 # 24850. 2-甲基咪唑啉。 本人未收藏。
侯乐山 主编《中国精细化工产品集 – 原料及中间体10396种》。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出版。2006年。P. 652.
2-甲基-4,5-二氢化咪唑。
【英文名】1H-Imidazole, 4,5-dihydro-2-methyl-;
2-Methyl-2-imidazoline;
4,5-Dihydro-2-methyl-1H-imidazole; Lysidine;
4,5-Dihydro-2-methylimidazole
【分子式】略。 【分子量】略。 【结构式】略。
【产品性状】针状结晶体。熔点107℃(105℃),沸点195 – 198℃。溶于水,乙醇和氯仿,不溶于醚,难溶于苯和四氯化碳。
【生产方法】由乙二醇与乙腈环合而得。
将一部分乙腈先投入干燥的反应锅,再加入乙二胺何硫磺,搅拌加热至100℃,把其余加料量的乙腈缓缓加入。在150 – 160℃反应1 h后,加入锌粉继续反应2 h。蒸馏,收集190 – 206℃馏份,即为2-甲基咪唑啉。
【用途】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 【生产厂】3家。
张澍声《精细化工中间体及产品生产工艺》。沈阳院 出版。2006年。P. 790. 2-甲基咪唑啉。
【缩合】在1000 L搪瓷反应釜中加入180 kg 乙腈,再加入420 kg 乙二胺何硫磺。搅拌加热至100℃,再缓缓加入其余的100 kg乙腈,在150℃反应1.5小时,加入锌粉继续反应2小时,并进行蒸馏,收集2-甲基咪唑啉馏份(190 – 206℃)至另一1000 L搪瓷釜中。
张大国 编《精细有机单元反应合成技术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2014年。P. 608. # 151206.
2-甲基咪唑啉。
【分子式】略。 【分子量】略。
【性质】针状结晶。熔点107℃。沸点195 – 198℃。溶于水,乙醇和氯仿,不溶于醚,难溶于苯和四氯化碳。【用途】略。
【制法】配料比:乙二胺 : 乙腈 :硫磺 :锌粉 = 1 : 0.84 : 0.267 : 0.545。
将乙二胺,乙腈(总量的1/3),硫磺粉加入于干燥的反应罐,于150 – 160℃反应1 h,加入锌粉继续反应2 h。蒸馏,收集190 – 206℃馏份,得2-甲基咪唑啉。收率80% 以上。
【抄录有感】为什么要重复抄录出版?我不知道!
陈忠源 2020年4月24日星期五。